11月9日,廣州市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發布了《廣州市加氫站建設選址指南》。文件中指出,根據《廣州市氫能基礎設施發展規劃(2021-2030年)》,廣州市各區擬選址建設制氫加氫合建站16座,加氫站147座。各加氫站的選址以60公里最優供氫距離考慮,保證有效降低氫氣運輸成本。
各行政區除越秀區外,廣州市各區均有加氫站的布局規劃。以加氫站和制氫加氫站合計,規劃荔灣區1座、海珠區4座、天河區2座、白云區52座、黃埔區44座、花都區12座、番禺區8座、南沙區18座、從化區12座、增城區10座,其中以白云區和黃埔區的加氫站布點數量最多。
文件指出,首先,加氫站場址應具備適宜的自然條件和區位優勢,避免因選址失誤而影響后期加氫站的建設投入和運營效益;其次,加氫站的用地性質應為符合廣州市國土空間規劃的建設用地,至少應做到與周邊用地緩沖銜接,不對周邊環境造成消極影響,不得占用永久基本農田和生態保護紅線;最后,擬選加氫站場址應配套完善的基礎設施,以滿足施工建設需要。
原文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