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物質環境信息調查是新污染物治理的基礎性、底盤性工作,是構建有毒有害化學物質環境風險管理“篩評控”體系的重要支撐。經過前期摸排、試點調查、核查匯總,寧夏在全國率先順利完成化學物質環境信息統計調查數據上報工作,共完成1204家企業信息調查、96家企業抽查復核,自治區復核率達到24%,超過國家規定抽查復核率的4.8倍。

為準確摸清新污染物環境風險底數,自治區成立新污染物治理專班,委托專業技術支撐單位實現市、縣(區)指導幫扶“全覆蓋”。通過“定方案、拉清單、搞培訓、行試點、派專員、建臺賬”的工作步驟,穩步推動新污染物調查。一是在全國率先編制完成《寧夏回族自治區2023年新污染物調查監測評估工作方案》,生態環境部固體廢物與化學品司組織召開技術交流視頻會,邀請高層次專家開展專題討論,為寧夏新污染物治理工作“把脈會診”,為全國開展相關工作探索路徑。二是按照生態環境部《化學物質環境信息統計調查制度》和《寧夏回族自治區新污染物治理工作方案》部署要求,共確定全區新污染物調查企業1200余家,明確調查對象、內容、方法和目標要求。三是工作前期篩選出49家企業開展試點填報工作,探索優化調查方式、填報路徑和審核方法。四是以“線上+線下”相結合方式,舉辦新污染物調查統計培訓班,組織專家團隊深入縣區開展“手把手”技術培訓和現場指導,累計培訓人員超過2000人次。五是通過現場核查、電話核查和資料核查等多種形式,逐級開展調查清單核實、現場排查、填報審核等工作,建立“一企一冊”機制,確保調查統計的準確性、完整性、規范性。11月上旬,已完成全區新污染物調查統計數據審核上報工作,提前完成生態環境部關于11月底前審核上報數據目標任務。
下一步,自治區生態環境廳將按照生態環境部關于新污染物監測試點工作方案有關要求,在平羅工業園、寧東能源化工基地、中衛工業園區、吳忠國家級農業科技園區、靈武白土崗養殖基地等重點區域開展監測評估,科學精準分析評估相關區域新污染物現狀基礎,為全區新污染物環境風險評估和管控提供有效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