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首個針對重污染天氣防治省級地方性法規解讀

                                                                           日期:2023-12-15     來源:湖南日報    瀏覽:0    

                                                                        近日,省人大常委會正式通過《湖南省重污染天氣防治若干規定》(簡稱為《規定》),這是我國首個針對重污染天氣防治的省級地方性法規。

                                                                        “立法讓湖南省在污染成因分析、日常減排、應急響應和主要污染源治理等大氣污染防治各階段、各方面都有了法定要求?!?2月8日,省生態環境廳相關負責人對即將正式實施的新法規進行解讀。

                                                                        (2023年1月11日,長沙市發布重污染天氣橙色預警。 湖南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童迪 攝)

                                                                        法定溯源——

                                                                        摸清目標在哪,才能打贏攻堅戰

                                                                        在湖南,造成重污染天氣的首要污染物很明確:以PM2.5為主的細顆粒物。

                                                                        導致重污染的細顆粒物從哪來?卻不易“定位”。本地工業生產、居民生活和外來空氣傳輸等,都可以造成PM2.5超標。

                                                                        今年1月,湖南省連續發生三輪重污染天氣。事后分析顯示,前兩輪大氣重污染,主要原因是上游城市傳輸來大氣污染物滯留湖南??;第三輪污染則因春節期間省內燃放太多煙花爆竹。

                                                                        (2023年除夕夜,長沙市街頭市民燃放煙花爆竹,明顯提高PM2.5濃度。 湖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李健 攝)

                                                                        省生態環境廳對各市州大氣污染防治進行監督幫扶時也發現,上風口的華容縣集中焚燒秸稈,下風向的益陽地區監測發現污染明顯加重。

                                                                        “重污染天氣的成因復雜而多變,深刻教訓我們,等污染來了再‘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只會措手不及?!笔∩鷳B環境廳有關部門負責人認為,只有全省一盤棋,整體摸清“敵人”在哪,才能打贏重污染天氣防治攻堅戰。

                                                                        《規定》明確,設區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和未完成大氣環境質量改善目標的縣(市、區)人民政府,應當依據國家相關標準和技術規范每年組織開展大氣污染成因分析;其他縣(市、區)人民政府可以根據重污染天氣防治需要及時組織開展大氣污染成因分析。

                                                                        這意味著,湖南省立法要求對大氣污染成因開展溯源分析。未來,全省各市州、各縣市區的大氣污染源組成和占比、空氣質量不達標或達標不穩定的主要影響因素等,都將清清楚楚。

                                                                        省生態環境廳相關負責人表示,這項工作需要投入人力、物力、財力和技術,未來還必須實現常態化運作,無法可依難以廣為推行。

                                                                        法定減排——

                                                                        “高排放”車輛,全部納入實時監管

                                                                        前不久,省生態環境廳對全省移動源大氣污染情況進行調研。所謂移動源,主要包括機動車和非道路移動機械。調研顯示,目前湖南省機動車保有量約1700萬輛,已進行環保編碼登記的非道路移動機械約11萬臺,根據最新源解析,移動源污染排放占大氣污染排放比率全省平均為20%左右,高的地市達到35%,位居大氣污染排放源第一位。

                                                                        (長沙恒廣國際物流園日均進出貨車1500余輛。 湖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田超 攝)

                                                                        “對移動源排污展開執法,湖南省缺乏法律法規依據?!笔∩鷳B環境廳法規與標準處負責人說,近幾年,國內已有多省、市加快對移動源污染防治立法。只有建立了立法體系保障,才能實現有力管控。

                                                                        《規定》明確,在湖南省使用的非道路移動機械應當進行信息編碼登記;在湖南省注冊登記的高排放重型柴油貨車、高排放非道路移動機械都應當按照規定安裝遠程排放管理車載終端,并與生態環境主管部門相關信息管理平臺聯網。

                                                                        這意味著,今后,在湖南行駛、運行的“高排放”車輛和非道路移動機械,全部納入實時監管,所有排污超標行為都將被取證。

                                                                        據了解,安裝遠程排放管理車載終端采取政府補助形式。長期達標排放的車輛和移動機械,政府部門或將給予免檢等優惠待遇;不納入實時監控車輛則可能被禁止進入園區、工地、高速等重要區域。

                                                                        法定響應——

                                                                        企業不響應應急減排違法

                                                                        今年4月份,一場大范圍沙塵天氣突襲大半個中國。起源于北方的沙塵暴長驅直下,4月中旬侵入湘北,湖南省多地受到影響,部分地區甚至形成短時間的重污染天氣。

                                                                        (2023年4月中旬,沙塵天氣影響了15個省區市,包括湖南。)

                                                                        “以目前技術水平,重污染天氣可實現預警?!笔∩鷳B環境廳相關負責人介紹,按照污染持續時間、影響范圍、污染程度,湖南省將重污染天氣預警由輕到重分為黃色預警、橙色預警、紅色預警,發布預警后,企事業單位響應采取應急減排措施是防治重污染天氣產生的關鍵。

                                                                        即將印發的《湖南省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修訂版)》規定,發布黃色預警地區,應減少排放大氣污染物10%;發布橙色預警地區,應減排20%;發布紅色預警地區,應減排30%。

                                                                        缺失法律規定,企事業單位是否響應應急減排要求,完全取決于自主選擇。對于企業而言,減排意味著減產、停產,必然帶來經濟損失,因此實際中很少有企業主動響應。

                                                                        《規定》明確,設區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生態環境主管部門應當將重污染天氣預警期間禁止或者限制大氣污染物排放的要求納入排污許可特殊時段管理。

                                                                        湖南省早在2020年已經實現固定污染源排污許可管理全覆蓋,全省超過8萬家固定污染源納入排污許可管理。

                                                                        這意味著,今后,這些納入排污許可管理的企業不響應預警、不執行重污染天氣應急減排措施,屬于違法行為。生態環境管理部門可責令改正或者限制生產、停產整治,并處罰款。(來源:湖南日報?作者:彭雅惠?段曉麗 勒偉青)

                                                                         
                                                                        注:此網站新聞內容及使用圖片均來自網絡,僅供讀者參考,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有侵權或冒犯,請聯系刪除,聯系電話:021 3323 1300
                                                                         
                                                                        更多>同類資訊

                                                                        相關產品推薦
                                                                        預約
                                                                        7
                                                                        收藏
                                                                        42
                                                                        掃一掃打開小程序
                                                                        021-33231363/1371/1336
                                                                        關閉
                                                                        国产高清精品福利私拍国产|人妻忍着娇喘被中进中出视频|久久国产亚洲精品赲碰热|亚洲一卡二卡三卡四卡无卡姐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