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導讀:
本文導讀:江蘇省環境監測中心啟用大疆智能無人機機庫,應用于太湖西部沿岸的環境監測工作中。無人機智能監測技術有效提升監測效率與準確性,減輕巡查人員負擔,為太湖水環境安全提供智能化保障。無人機機庫在太湖藍藻預警期期間,每日執行多次飛行任務,覆蓋廣闊水域范圍,進一步完善太湖流域一體化監測體系,確保太湖水質持續改善和安全度夏。
近日,江蘇省
環境監測
中心設在無錫宜興陳東港水站屋頂的大疆智能無人機機庫準時掀開保護罩,準備就緒的無人機沖天而起、直上云霄,10秒后已進入預設航線,開始第一次正式的“太湖巡測”。
每年3—10月是太湖監測預警的關鍵時期,宜興所在的西部沿岸則是備受關注的重點區域,以往主要以人工巡查為主,三伏天的烈日炎炎、梅雨季的風吹雨打都是巡查人員的尋常經歷。無人機智能監測技術的應用不僅能提高環境監測的效率和準確性,還減輕了巡查人員的工作負擔。大疆智能無人機機庫的啟用,解決了傳統的無人機存在的操作技術要求高、續航時間短等問題,提高了無人機監測的便捷性與智能化水平,為生態環境監管注入新的活力。
自2023年10月機庫安裝試運行以來,已派遣無人機多次完成太湖西部沿岸飛行任務,并獲取了豐富且寶貴的數據信息。太湖藍藻預警期期間,省環境監測中心積極響應,根據需求靈活調整無人機太湖巡航航線并增加巡航頻率。每日以入湖口為圓心,飛行8個扇形架次,單次巡查距離近8千米,日巡查范圍約90平方千米。
在省委、省政府領導下,太湖流域深入推進綜合治理,水質明顯改善,治理工作取得顯著進展。截至2023年,太湖已連續16年安全度夏。如今,無人機機庫作為新一代技術裝備,將進一步完善太湖流域“水陸空天”一體化監測體系,及時準確傳遞太湖重點水域現場實況,為太湖水環境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滴、滴、滴……”伴著落日的余暉,無人機智能機庫結束了當日最后一架次的藍藻水華預警期例行巡航,監測人員也接收到最后一批巡航數據。夜幕降臨,太湖湖面逐漸恢復寧靜,而無人機智能機庫的工作并未結束,它將繼續駐守在太湖的重要入湖口,時刻準備著迎接新一天的巡航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