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工信部發布《“十四五”工業綠色發展規劃》。文件雖出自工信部,但對于環保產業來說卻是個不擇不扣的重磅規劃,它的每一篇章節都影響著今后五年相關環保產業的市場規模!
今年十月底,環境部就曾表態:“十四五”時期,我國生態文明建設進入以降碳為重點戰略方向、推動減污降碳協同增效、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實現生態環境質量改善由量變到質變的關鍵時期。環保產業要緊緊圍繞國家“雙碳”戰略,從原有的以污染末端治理為主,轉向服務于國民經濟的綠色化改造,將綠色低碳理念應用到產業實踐中去。
服務于工業的綠色改造,將環保治理與節能降碳融入工業產品設計、研發、測試、生產、消費、迭代的全生命周期,是環保產業未來發展的大勢所趨!
所以,這部《規劃》值得每一位環保人細細品讀!
(《規劃》全文及電子版文件下載方式在文章結尾)
先來看看文件提到的幾個重要數據。
首先是“十三五”的成績報告,作為迄今為止生態環境質量改善成效最大、生態環境保護事業發展最好的五年,“十三五”期間:
1. 規模以上工業單位增加值能耗降低約16%,單位工業增加值用水量降低約40%。
2. 2020年,十種主要品種再生資源回收利用量達到3.8億噸,工業固廢綜合利用量約20億噸。
3. 燃煤機組全面完成超低排放改造,6.2億噸粗鋼產能開展超低排放改造。重點行業主要污染物排放強度降低20%以上。
4. 截至2020年底,我國節能環保產業產值約7.5萬億元。新能源汽車累計推廣量超過550萬輛,連續多年位居全球第一。太陽能電池組件在全球市場份額占比達71%。
5. 研究制定468項節能與綠色發展行業標準,建設2121家綠色工廠、171家綠色工業園區、189家綠色供應鏈企業,推廣近2萬種綠色產品。
再來看看“十四五”的要求:
1. 單位工業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8%
2. 重點行業主要污染物排放強度降低10%
3. 規模以上工業單位增加值能耗降低13.5%
4. 大宗工業固廢綜合利用率達到57%,主要再生資源回收利用量達到4.8億噸。單位工業增加值用水量降低16%
5. 綠色環保產業產值達到11萬億元
為了完成以上指標,《規劃》列出了9個重點任務,分別是:
(一)實施工業領域碳達峰行動;
(二)推進產業結構高端化轉型;
(三)加快能源消費低碳化轉型;
(四)促進資源利用循環化轉型;
(五)推動生產過程清潔化轉型;
(六)引導產品供給綠色化轉型;
(七)加速生產方式數字化轉型;
(八)構建綠色低碳技術體系;
(九)完善綠色制造支撐體系。
具體內容不再展開,因為,每一條都是重點…只摘一條對環保產業影響比較直接的:
大力發展綠色環保裝備。研發和推廣應用高效加熱、節能動力、余熱余壓回收利用等工業節能裝備,低能耗、模塊化、智能化污水、煙氣、固廢處理等工業環保裝備,源頭分類、過程管控、末端治理等工藝技術裝備。加快農作物秸稈、畜禽糞污等生物質供氣、供電及農膜污染治理等農村節能環保裝備推廣應用。發展新型墻體材料一體化成型、銅鋁廢碎料等工業固廢智能化破碎分選及綜合利用成套裝備,退役動力電池智能化拆解及高值化回收利用裝備。發展工程機械、重型機床、內燃機等再制造裝備。
來源:中環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