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江蘇發布《加快推進城市污水處理能力建設 全面提升污水集中收集處理率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聚焦生活污水收集處理效能不高、工業廢水生活污水混合處理等突出問題。
《意見》提出:
明確到2025年,全省初步建成源頭管控到位、廠網銜接配套、管網養護精細、污水處理優質、污泥處置安全的城市污水收集處理體系,區域污水集中收集處理率明顯提高,污染物削減率大幅提升。按化學需氧量因子核算,全省縣級以上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處理率平均達到80%以上,有條件的縣(市、區)努力達到100%。
有一點特別值得關注,那就是明確規定:
新建冶金、電鍍、化工、印染等工業企業排放含重金屬、難降解廢水、高鹽廢水的,不得排入城市污水集中收集處理設施,已接入的要全面排查評估,并明確提出環太湖地區、沿江地區和蘇北地區“應分盡分”的差異化時限要求。
1
政策的重點內容有哪些
一是制定提升污水集中收集處理率實施方案
13個設區市結合2020年度城市區域水污染物平衡核算結果,分別編制各自的實施方案,明確2022年至2025年污水處理設施及管網修復改造與建設計劃,制定重點工程項目清單,推進項目實施,確保生活污水集中收集處理率逐年穩步提高。
二是強化城市污水處理能力建設
統籌規劃、科學布局污水處理廠,到2025年,新增污水處理能力430萬噸/日以上,城市污水處理能力基本滿足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研究制定我省差異化管控的污水處理廠排放標準,推進新一輪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強化水處理全過程環境監管,對重點泵站實施流量及水質在線監測。
三是加強城市污水收集能力建設
持續推進城鎮污水處理提質增效精準攻堅“333”行動,提高污水收集處理效能。到2025年,基本消除城市建成區生活污水直排口和收集處理設施空白區。
四是強化工業廢水與生活污水分類收集、分質處理
加快推進工業污水集中處理設施建設。新建冶金、電鍍、化工、印染等工業企業排放含重金屬、難降解廢水、高鹽廢水的,不得排入城市污水集中收集處理設施;已接管的工業企業經排查評估認定不能接入的限期退出。
五是強化生態安全緩沖區建設
針對城市污水處理廠、工業污水集中處理設施,因地制宜建設尾水濕地凈化工程,對處理達標后的尾水進行再凈化,鼓勵將凈化后符合相關要求的尾水,用于企業和園區內部工業循環用水,或用于區域內生態補水、景觀綠化和市政雜用等。
六是鞏固城市黑臭水體整治成效
深入開展城市建成區水體排查,對出現返黑返臭的,加強溯源分析和動態治理。到2025年,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治理取得明顯成效。
2
哪些改變需要重點關注?
從《意見》的內容來看,這次明顯做了一些比較重大的改變,小編在此稍微做了整理,希望可以讓大家有個比較清晰的認識:
一、提出“水污染物平衡核算”
開展以化學需氧量為核算因子的全省城鎮區域水污染物平衡核算管理工作,將以往的按照水量測算轉變為按照水污染物測算,并明確各地生活污水集中收集處理率目標,為各地精準補齊污水處理短板指明方向和路徑。
對污水處理廠進水濃度偏低的,要求重點加快雨污分流改造和空白區管網建設,對于運行負荷嚴重超載的,要求加快污水處理廠擴能和提標改造。
二、開展工業廢水與生活污水分類收集、分質處理
在《實施意見》里明確規定新建冶金、電鍍、化工、印染等工業企業排放含重金屬、難降解廢水、高鹽廢水的,不得排入城市污水集中收集處理設施,已接入的要全面排查評估,并明確提出環太湖地區、沿江地區和蘇北地區“應分盡分”的差異化時限要求:
無錫市、常州市、蘇州市應加快推進工業廢水與生活污水分類收集、分質處理,到2024年實現應分盡分。
南京市、南通市、揚州市、鎮江市、泰州市應逐步推進工業廢水與生活污水分類收集、分質處理,到2025年實現應分盡分。
徐州市、連云港市、淮安市、鹽城市、宿遷市重點推進收集管網能力建設,到2025年省級以上工業園區等有條件的園區實現工業廢水與生活污水分類收集、分質處理。
三、制訂實施更加嚴格的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
在國家標準基礎上,針對重點區域與一般區域、新建擴建與現有改造項目,爭取于2022年底前制訂出臺我省差異化管控的城鎮污水處理廠排放標準,推進新一輪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
自該標準實施之日起,新建(含異址擴建)規模以上城鎮污水處理廠,對接長三角及國內最嚴標準(COD 30 mg/L、氨氮1.5(3)mg/L、總氮10(12)mg/L、總磷0.3 mg/L);自標準實施之日起三年后,重點區域和規模以上現有(含原址擴建)城鎮污水處理廠執行嚴于國家一級A的排放標準。
3
進水超標導致出水超標
或從源頭改善
看完這個《實施意見》以后,里面最讓小編關注的一點就是明確了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應分盡分,不再混合處理。
長期以來,我國絕大多數城市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混合進入城市污水處理廠進行處理。要知道,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兩者的污染物成分和濃度存在很大差異,若將兩者混合后,可以起到稀釋污染物濃度的作用,但有些成分也可能濃度增大了。
雖然工業企業也會對廢水進行預處理,但是存在不少處理不達標就進入污水處理廠或者直排外環境的情況,而且工業廢水成分復雜、毒性大、波動性大,很容易給城市污水處理廠帶來巨大沖擊。
本來這個污水廠就是量身定制的,現在超出了既定范圍,污水廠無法按設計進水水質穩定運行,導致出水超標。甚至更嚴重點,會直接造成整個污水處理系統癱瘓。
也正是如此,各大污水廠都苦不堪言:進水超標導致出水超標,污水廠被罰;進水超標導致污水廠生化系統沖擊受損,能耗增加,成本增加,誰賠污水廠呢?
這個《實施意見》一出來,直接從源頭入手,明確要求工業廢水與生活污水分類收集、分質處理,明確不得接入城鎮污水管網的工業廢水類型和范圍,已接管的重新評估,不符合要求的限定退出。感覺污水廠終于看到了希望的曙光,或許以后真的不用再因為進水超標導致出水超標這點背鍋了!
文章來源:江蘇省人民政府辦公廳、環保水圈、世環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