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老地產將是舒適系統的下一個爆發點
養老市場的龐大體量,一直是備受關注的話題。
不少機構都給出了看好的評價,比如申宏萬源認為,2019年,我國養老行業約4.5萬億元,到2023年,有望突破13萬億,賽道排序為養老運營服務>養老用品>養老院>養老地產。而賽迪智庫的分析顯示,2018年,我國養老市場已達4.6萬億元。中國社科院預計,到2030年,中國養老產業將達13萬億元。
再者,為應對老齡化社會的到來,政策層面多有布局,明確表示發展普惠型養老服務,推進公共設施適老化改造,多措并舉擴大養老機構床位供給,提升服務能力和水平。
在養老業務極具想像空間的舞臺上,其中一個關鍵的落腳點就是養老住宅與室內外環境的建設。能不能給養老用戶提供安全、健康與舒適的體驗,將會影響到養老業務的運營品質與最終成敗。
結合行業走向來看,部分主力企業正在探索適老性設計與產品研發,致力于居住體驗的提升。以新風系統、地暖、智能等為主的舒適系統,發展潛力正在逐漸釋放。
舒適系統的機會
2019年末,中國60歲及以上的老年人口達到2.54億,占總人口比例18.1%。預計十四五期間,老年人口將超過3億人,中國從輕度老齡化進入中度老齡化階段。
這意味著,對養老機構的需求量將繼續增加,新建養老地產項目、會所與養老院等,都將繼續擴量。
即使只考慮目前的養老機構數量,整個體量已非常龐大。截至2020年底,全國養老機構3.8萬個,比2015年底增長37.2%。其中有些養老院已運營多年,設備老化,環境較差,無法滿足當前升級的養老需求,面臨改建與升級。
新老項目的需求疊加起來,都將帶動配套設施的需求釋放,其中包括新風系統、供暖、凈水、空調等舒適系統產品。
舒適系統在養老場景中的大規模應用,還有一股值得高度重視的推動力量,來自泰康、旭輝、萬科、遠洋、親和源等多家實力企業,早已進入養老行業,重點打造養老地產項目,或者運營養老機構。
作為頭部企業,在經營上普遍重視居住品質的提升,往往會安裝新風系統、地暖、智能家居等設備,旗下每個項目的啟動,都會給舒適系統帶來大量訂單。
還有一個關鍵的助推力來自于消費群體,國雄資本董事長姚尚坤預測,到2022年中高收入老年人口數量將超1億人,達到新的高點,進一步推動養老產業消費水平和服務需求的提升。
消費能力強的群體出現,對養老項目的品質會提出更高要求,重點體現在安全、智能、舒適、環保、便利等多個方面。在這種需求背景下,舒適系統的優勢得以充分體現,它在新鮮空氣、適宜溫度、便利操控、安全預警等關鍵點上都能發揮明顯作用。
從事新風系統業務的布朗認為,養老必定會所越來越注重老人的居住品質,新風必將成為養老會所的標配產品之一。
養老場景蘊藏的大量機會,已經贏得了市場的關注,不僅陸續有大量舒適系統企業入場,重點開發養老項目,比如施諾、布朗新風等;而且在專業大展上,陸續有養老場景的應用方案與成果出爐,比如6月世環會的生態舒適展,對此亦有涉及。
如何趁勢而起?
市場趨勢、政策紅利兩種力量的加持,養老給舒適系統帶來的機會并不是秘密,幾乎成了一種共識,現在關鍵的難度是,如何駛入這條賽道,把速度跑起來,把產品、渠道、交付與服務等模式跑通?
調研顯示,一些從事舒適系統業務的知名品牌,在養老業務中已頗有收獲。以施諾為例,目前跟高端養老院展開合作,比如凱健蘇州友誼苑高端養老機構、重慶南方新城宏善養老院等,反響不錯。
(凱健蘇州友誼苑高端養老機構)
還有布朗新風,合作項目已包括北京光大匯晨科豐老年公寓、哈爾濱一元智慧養老公寓等,并且持續推進養老院、月子會所等項目的開發。
(北京光大匯晨科豐老年公寓)
先行者們給市場提供了很好的經驗,從大多數企業的做法來看,要想落地養老場景、打開市場局面,都必須在產品、渠道、服務等環節做強競爭優勢。
一是做強產品的競爭力,針對不同舒適系統產品,養老場景會有不同的要求。觀察發現,智能化、舒適度、節能、高性比等關鍵要素往往是養老項目的核心訴求,具體涉及新鮮的空氣、環境的智能化、采購成本較低、使用過程中比較節能等。
以供暖產品為例,需要考慮到調節的方便性、適宜溫度的實現等,廠家在設計時就得圍繞老人的情況做個性化的處理,根據老人的生活習慣定制。
在空氣改善方面,普遍是采用新風系統,養老場景會有一些具體要求,比如足夠的換氣量;室外pm2.5過濾效率要高,以確保送入室內的空氣是新鮮健康的;送風舒適,避免溫差出現等。還有一些產品做到了遠程操控、語音操控,在方便性上又有進步。
在此類產品上,布朗、施諾等公司都有出色的表現,比如布朗配置歐洲原裝進口的能源回收器(回收率達97%,且有歐洲認證),進而確保送風溫度適宜,避免造成溫差引發老人感冒。
而施諾的智能新風系統,已實現智能聯網,采用手機即可控制,實時監測室內空氣質量,多模式可調,適用不同人流所需新風量,遠程操控,根據老人的需求提供適宜的呼吸環境。
另外,行業的發展趨勢逐漸明朗,未來養老項目對舒適系統產品的要求還將涉及:語音操控,尤其是模糊語音的識別功能要強;操控的方便性繼續提升,比如易于識別的操控界面、盡可能簡單的控制方式;耐用性高、可以長時間運行等。
值得注意的是,智能養老正成為養老服務業的趨勢,比如舒適系統產品的智能化、設備間的互連互通、整套系統的一鍵式操控等,它所帶來的居住品質改善,正贏得較高收入的養老用戶青睞,進而影響養老項目的采購決策。舒適系統產品要想在未來的市場競爭中拿到更多份額,有必要考慮到智能化產品的研發與配套,更好地滿足現代化、人性化的養老需求。
二是抓渠道,重點是與養老機構的投資方建立合作關系,比如房地產企業,進而入選為供應商。就部分企業的做法來看,多數會組建專門的團隊,負責養老項目的開發,同時也可能建立專門的銷售渠道體系,針對養老渠道采取對應的銷售策略,招募經銷商,由經銷商去負責本地養老項目的拓展,展開線下銷售,挖掘意向客戶。
以施諾為例,剛開始重點探索和傳統養老機構合作,包括高端養老社區、養老院、老年公寓等,目前正在開發新渠道,跟房地產開發商接觸,達成新的戰略合作。
一種新業務的成功,考驗的是企業的系統競爭力。品牌樹大旗,對客戶產生吸引力,并為銷售提供背書。大多數情況下,企業需要通過投放廣告、舉辦行業專題活動等方式,提高品牌影響力,讓客戶了解自己。接著由產品、渠道擔任主攻手,躬身入局市場一線,與客戶接觸、競標與洽談,獲取訂單。
再者,能不能配套全鏈條的優勢服務,也將影響舒適系統企業在養老場景里的競爭優勢。
普遍而言,面向養老院、養老地產等項目提供服務,并不是售賣產品這么簡單,它需要根據每個項目的需求與特征,提供從前期選型、方案設計,到項目施工、測試驗收、后期維護等一攬子服務,一站式解決對舒適系統的需求。
我們有理由相信,伴隨養老行業的成熟與壯大,舒適系統在其中的用武之地將無限廣闊。處于當前的關鍵時期,企業所能做的,就是深入調研養老項目、摸清需求、做精產品、做優解決方案、全強渠道,并且建立起匹配客戶需求的交付與服務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