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年開始接觸新風,進行設計、安裝。
當時也沒有什么消音管、pe管、分風箱。清一色的pvc安裝方式,或者地送風扁管
隨著近幾年材料的更新,和國外一些安裝方式的普及。
也讓新風慢慢發揮其真實的效果。(也苦了幾年前裝新風的用戶)
現在很多說裝新風,問了以前的用戶,也是望而卻步。上面就是原因。
我們目前看到的家用新風為:
單向流排風 (適用于麻將室、佛堂)
單向流除霾新風機 (適用于預算有限又想裝新風的用戶,2臺壁掛機的錢而已。。)
雙向流無熱交換新風 (這玩意適合造價低、不看節能的項目。。。)
雙向流熱交換新風機 (家用,分為顯熱和全熱,顯熱會有冷凝水)
影響新風效果的主要因素:機外余壓
以德國wolf為例
左圖傳統的ac交流風機曲線,如果我們想達到設計的300風量,就需要把阻力精準的控住在190pa
而帶有恒風量自適應的新風主機,則可以在該阻力內,任意所需調節風量。
表現最明顯的就是鎖著濾芯不斷的臟堵,阻力越來越大,風量隨之衰減。
恒風量自適應的新房主機可以智能感應到阻力的增加,加快風機的轉速,增加動壓,來滿足設定風量的需求。


新風和水是一樣的,在輸送到室內的過程中,會和管道摩擦,產生阻力。
分別為:局部阻力和沿程阻力。
沿程阻力
沿程阻力就好算了,我們可以根據廠家的管道及配件風損曲線圖進行計算,或根據風量、截面面積、摩擦阻力系數計算。


局部阻力
就包含了:室外雨帽、分風箱、彎頭、三通、變徑、軟連接、送風口等
下圖為pvc最不利環路計算案例:


你家的新風到底能不能達到設計風量。
實際結果是?
我們拿風速儀,一測便知。


11.22為pe75新風管道截面面積值
相對于pvc管道,pe管為多支路,每支路的風量較低,一般單支路30-40風量為宜。相對的沿程阻力較小,而且不用彎頭,就沒有了局部阻力。很輕松的就可以達到設計風量。
聲音問題
我們在選擇新風主機時,如果想要一定效果,而且還要聲音盡可能的小。
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新風的換氣次數達到1-1.3次
設計風量為新風主機的中檔風量值
例如下圖寧波某暖通公司配置表:
設計風量344m3每小時,換氣次數1次。主機風量額定350m3/h
用戶如果要享受1次的換氣次數,就要忍受新風主機最高檔40+分貝噪音值。并且在設計的管路總阻力還需要在機外靜壓滿足的前提下。

如果管道還是這種pvc管道管道,還要忍受管道中的風噪聲。

分風箱送風就很好的解決了這個問題
箱體內的epdm橡塑棉可以起到保溫防結露和一定的吸聲作用。
高風速的新風進入箱體后被降低風速,擠出到pe管道中,將動壓轉換為靜壓。并均勻的分配到每個支路中



再說主機風口的降噪
勿在主機出風口處直接變徑
禁止使用超過0.5米以上的軟連接

新風機出風口處增加對應口徑消音管,推薦第三種方式。

除此以外,還有用戶問到底頂送頂回效果好,還是地送頂回效果好。
什么地送頂回氣流組織好。
一送一回好?集中回風好?
蔣工認為,只要能新風量足,能達到設計風量。(臥室、書房吸煙的例外),效果都是可以保證的。
很多做分室送分室回的,你們的新風和排風管路一樣多嗎?
你們測每個房間的排風嗎?
能報出來排風的數據嗎?合格嗎?
新風主機出廠默認新風比排風大10%的風量。如果排風比新風管路少,而且有剛好一個臥室一送一回,這個臥室就是負壓。進排風風機可獨立調節新風主機除外。地送風就不談了,尤其是這種扁平分風盒的,得風量能達到主機額定風量的70%都是一大關。夜深人靜的時候,新風都不敢開,地下管道的風噪聲呼呼的~誰用誰知道~~

綜合以上內容,在您考慮新風和配置的時候,您就有了一定的新風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