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供水是現代城市供水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百姓喝上干凈水、放心水的關鍵一環。為加強長春市水行業安全生產監督管理,提升行業監督管理水平,8月6日,長春市建委組織召開供水行業《安全生產法》培訓會。培訓會邀請行業專家結合《長春市居民住宅二次供水設施建設移交暫行辦法》《長春市城市供水工程技術導則》的出臺,以及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等有關供水行業安全生產法律法規規章進行了詳細解讀,并對有關安全事故典型案例進行了分析。
長春市各城區、開發區住建局(建委)供水行業分管領導,水務集團安全部門、供水工程建設部門等相關負責人及工作人員參加了培訓。參訓人員表示,此次培訓有助于增強供水從業人員安全生產法律意識,提高供水行業安全監管水平。
培訓會現場
數據統計:長春市現有居民二次供水泵站1665座
據統計,長春市現有居民二次供水泵站1665座,其中已經移交給長春水務集團管理的泵站885座;產權單位、物業公司等社會管理的泵站780座。
從2002年開始,長春市政府決定對問題嚴重的二次供水設施進行改造,改造合格后交由長春水務集團實現專業化運行和管理,保證了供水安全。目前仍有部分社會管理泵站,由于二次供水設施建設缺乏整體規劃、設計標準不統一、建設質量參差不齊、施工不規范、運行管理不專業等原因,存在供水設施跑冒滴漏、水質隱患等問題,二次供水泵站棄管也時有發生,出現建設與管理脫節的現象,嚴重影響城市居民用水安全。
明確管理:長春今年出臺兩部法規規范居民二次供水設施
為解決目前居民二次供水設施存在的問題,長春市建委根據國家“四部委”《關于加強和改進城鎮居民二次供水設施建設與管理確保水質安全的通知》以及《長春市供水條例》關于二次供水設施建設和管理的相關規定,結合長春市實際情況,出臺《長春市居民住宅小區二次供水設施建設移交暫行辦法》(簡稱《辦法》)并于2021年1月1日開始實施。
《辦法》明確了居民二次供水設施建設、改造、移交程序及主要建設標準,為供水企業全過程參與二次供水設施設計技術把關、施工過程監管、竣工驗收、移交管理等提供了政策支持。同時,《辦法》第十二條也明確了新建居民二次供水設施鼓勵供水企業實施統建統管?!掇k法》第十八條規定了供水企業統建統管的居民二次供水設施驗收合格后直接移交供水企業,建設單位自建的驗收合格后具備正常運行功能的才能辦理移交手續。
2021年5月,長春市建委下發了《長春市城市供水工程技術導則》,對長春市除水廠建設外的新建、改建、擴建供水工程建設標準作出規定。通過制定辦法,明確標準,規范程序,全程監管,可以解決二次供水建設體制機制問題,確保二次供水設施安全穩定可靠運行。
長春市建委主任李長城(右一)對二次供水設施暗訪
移交要求:既有居民二次供水設施堅持“先改造后移交”原則
為加強屬地供水主管部門監督管理,社會居民二次供水泵站移交前,管理單位宜通過各城區、開發區住建部門向長春水務集團遞交居民二次供水設施移交申請,按照《辦法》的相關規定,由長春水務集團參與研究制定改造方案,并對施工圖設計文件進行技術確認,對施工過程進行全程質量監督管理,改造合格后交由水務集團統一運行和管理。
由于部分泵站房屋面積不夠、存在污染源、與換熱站等混用、產權不清等情況,更換供水設備達不到安全運行標準,制定改造方案時,應統籌規劃,通過改造或新建區域泵站,將不具備獨立改造的老舊散小二次供水泵站進行串并,從根本上消除供水安全隱患。
提升標準:新建二次供水管道取消塑料管采用不銹鋼等管材
“此外,《長春市城市供水工程技術導則(試行)》中二次供水設施的建設標準比現行的國家、省、行業等相關標準有所提高”。據長春市建委供水管理處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后,長春市新建和改造二次供水設施,要求采用高效節能知名品牌,供水管道取消塑料管,采用不銹鋼和球墨鑄鐵管管材,該管材具有可靠性高、使用壽命長、能有效避免二次污染等特點,新建二次供水泵站應為獨立建筑等規定。由此進一步提升供水質量,保障居民用水安全。
來源:城市晚報全媒體記者 劉佳雪 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