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 記者潘曉娟 近日,由中國投資協會、新華社《環球》雜志和標準排名聯合出品的《2020中國綠色地產指數top30報告》在“第六屆中國綠色智慧地產論壇”上對外發布。中國投資協會咨詢委產融平臺綠創中心副主任、標準排名研究院院長郭海飛表示,該報告以全球氣候變化的視角,對2019年全球氣候變化趨勢和中國應對氣候變化以及綠色建筑的發展進行全景式呈現和剖析,歸納起來認為房地產建筑業是達成氣候變化目標,推動節能減排、實現綠色發展的中堅力量。
該報告顯示,中國綠色建筑發展呈現以下特色:
第一,綠色建筑發展開啟房地產建筑業新局面。2019年我國房屋施工面積達89.38億平方米,同比增長8.7%,增長幅度較上年增加3.5個百分點。2019年全國新開工裝配式建筑4.2億平方米,較上年增長45%,近4年年均增長率為55%。
2019年,全國共有1018個項目獲得綠色建筑二星級認證,認證面積約為1.3億平方米,與上年相比大幅增長33%。其中,獲得綠色建筑二星級運行標識的項目共有149個,同比增長91%;認證總建筑面積1673.01萬平方米,同比增長109%,綠色地產發展優勢突出。
第二,綠色債券投向綠色建筑領域占比仍偏低。氣候債券倡議組織數據顯示,2019年全球共計發行綠色債券約250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8萬億元),能源和建筑依然是主要投向,分別占比31%和30%。2019年中國發行了3862億元人民幣綠色債券,投向建筑節能與綠色建筑領域的占比僅約為6%,遠遠低于國際上投向建筑的占比水平,未來發展空間巨大。
第三,國內綠色債券定義和綠色債券目錄統一?!毒G色債券支持項目目錄(2020年版)》(征求意見稿)明確將工業和民用綠色建筑收錄其中,超低能耗建筑、建筑可再生能源應用、裝配式建筑、既有建筑節能綠色改造、物流綠色倉儲、綠色建材、園林綠化、揚塵綜合治理、建設用地污染治理、綠色照明改造、綠色園區建設與改造、海綿小區與海綿城市等均成為綠色債券支持項目。這一目錄兼顧新舊標準銜接以及與國際標準接軌,對促進綠色債券市場健康穩健發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
第四,千億規模房企引領綠色地產建設風潮。報告顯示,2020中國綠色地產指數top30的前10名中,萬科、恒大、碧桂園銷售規模超5000億元,中海發展銷售規模超3000億元,首開地產、龍湖集團、綠城中國、中國金茂、招商蛇口和遠洋集團等企業銷售規模均超千億元。
報告顯示,前10名企業2019年新開工面積2.8億平方米,占上榜企業新開工面積的47%。前10名企業獲得綠色建筑二星級、三星級標識認證的面積為5054萬平方米,占上榜企業認證面積的55%。此外,前10名企業新開工裝配式建筑7614萬平方米,新開工全裝修成品房5783萬平方米,在上榜企業相應的占比分別為80%、62%,顯示出頭部房企引領作用增強,產業集中度提升,骨干房企領先優勢明顯。
第五,綠色金融中心開始創建。人民銀行和銀保監會幾年前倡議,要踐行節能減排和綠色發展,推動綠色建筑和綠色金融融合發展,金融機構首先要以身作則,自身的辦公樓更應成為節能減排效果更好的高星級綠色建筑。
2020中國綠色金融中心top10顯示,北京亞投行總部大樓、前海華潤金融中心和江蘇如皋農村商業銀行均為三星級綠色建筑,外匯管理局外匯儲備場所、麗澤平安金融中心、北京銀行保險產業園、大成基金總部、中華保險大廈均是二星級綠色建筑,說明綠色金融推動綠色發展成效明顯。
據悉,標準排名已持續6年發布中國綠色地產指數top30報告。綠色建筑是綠色發展源源不斷的動力所在,更是新時代追求水清岸綠美好生活的重要支撐。這一理念傳播得越是深遠,生態文明建設成果越是顯著,越能鑄就房地產建筑業更加堅定挺拔的綠色樣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