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把2021年當作了雙碳元年,是因為2020年雙碳目標提出,2021年兩會上,碳達峰、碳中和被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隨著我國做出力爭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重大戰略決策,暖通空調行業迎來了新的變革和轉型。
在雙碳目標提出后,國家成立了碳達峰、碳中和領導小組,2021年9月,政府出臺了《關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這是一個綱領性的文件,隨后又出臺了《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建設領域也相應的會在不久之后出臺專項行動方案。
從文件中可以看出,所謂碳達峰、碳中和指的就是能源消耗二氧化碳排放的達峰。而要控制二氧化碳排放,就要控制能源總量,到建筑領域,就是控制建筑總面積,或者是控制單位面積的能耗。因此,未來的建筑節能的核心要點就是降低單位面積的能耗,也即實現節能、提高能效。
從暖通空調行業來說,實現節能提高能效的方法不外乎三點,第一是使用綠色能源技術,比如利用太陽能,格力就為此推出了光伏中央空調,包括光伏離心機、光伏多聯機等,利用光伏直接驅動中央空調機組,通過對綠色能源的利用來降低能耗。
第二是提高能效技術,降低整個系統的能耗。對于暖通空調行業來說,中央空調企業首先必須推出高能效的主機產品,其次必須與之匹配高能效的整體系統解決方案,通過主機、閥件、水泵、控制等一起提升整個系統的能效,也即目前暖通空調行業中所謂的高效機房解決方案。
第三是實現能源回收,也就是暖通空調某些產品類別中的熱回收機組。通過對中央空調主機設備排放熱量的回收再利用,減少對環境的熱污染,從而達到節能降耗的目的。
在綱領性文件出臺后,伴隨的就是碳中和、碳達峰項目的實施落地,從2022年開始的幾年內,行業專家預測首先在新建領域,會繼續提升強制性的節能標準,比如2022年4月1日即將實施的《建筑節能與可再生能源通用規范》,將建筑節能又一步平均提升了25%,即居住提升30%,公建提升20%。這對于擁有相關產品或者解決方案的中央空調企業將是一個很大的優勢。
其次是既有建筑的節能改造,國內很多大型公共建筑的中央空調經過了十幾二十年的時間后,能耗問題相當突出,對它們進行節能改造即節省了運營方的費用,同時也降低了整個建筑的能耗。已經有部分企業在節能改造市場經營多年,積累了諸多樣板案例。在未來踐行碳達峰、碳中和的過程中,這些先行者也將因此而受益。
此外,廣闊的農村市場也是未來市場發展的重心,尤其是北方農村的煤改清潔能源市場。2022年,也必將有更多的北方地區加入到煤改清潔能源的行列中來,這對于很多中小企業來說都是可以參與的市場,相關的產品有空氣源熱泵機組、熱風機等。
建筑領域的節能減排是碳中和、碳達峰實現的先決條件,不可或缺,是重要的組成部分,同時建筑節能又是實現雙碳的首要措施,也是最佳選擇。同時我們也可以看到雙碳戰略下,暖通空調產業必須升級換代。
因此,中央空調企業要想在碳中和、碳達峰趨勢下大有作為,技術上并不存在太大的問題。比如,可以通過高效壓縮機、板式換熱器等設備提高機組整體效率,可以通過新冷媒的替代提升機組效率減少碳排放,可以通過管網平衡技術實現供熱和制冷的按需分配,可以通過精確的控制技術實現精準控溫從而降低整體建筑能耗,還以通過余熱回收和能源綜合利用為相關建筑提供更為節能的系統解決方案。
同時,中央空調企業還需要建立從技術體系到人才體系的產業體系支撐,碳達峰、碳中和給建筑領域帶來的發展機遇顯而易見,環保部根據其經濟規模給出過預測,每年大概是3500億才能實現2030年前碳達峰。至于其中暖通空調領域能夠獲得多少份額,需要整個行業和所有企業共同協同、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