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2020年,我國的空調能效等級新國標也有了新的改版,也就是說原「gb 21455-2013」一級能效,按新標準只能標注為二級能效。同時對應的就是空調匹數的變化,所以選擇空調,真的是一門技術活。 01 看匹數和額定制冷、制熱量 空調的匹數是以制冷量換算、再取近似值得來的,匹數只為方便理解。準確選擇空調功率應當看「額定制冷量」。 額定功率匹數 2600w 1匹 3500w 1.5匹 3200w 小1.5匹 3500w 正1.5匹 3600w 大1.5匹 以此類推 所以,到底選幾匹空調,其實可以按照200w/㎡制冷量進行估算,同時再再參考層高、西曬、是否頂樓等方面的因素,然后再稍微的保留一點余量,畢竟熱交換機、風扇和濾網用久了會積灰,熱交換能力也會下降。 現在空調變頻都是“變頻”壓縮機,通俗點講,也就是壓縮機的轉速可變。例如一臺額定3500w制冷量,工作環境需要它大功率工作時,可超頻到4500w,而低工作需求能力時甚至可以自我調節到每秒1轉。 同時,制冷量(額定、最大)、制熱量(額定、最大、低溫):這幾個指標高,通常意味著空調的實際匹數也越大。好空調的關鍵指標,也就是低頻好。 02 看重量,空調是否縮水 空調的交換器由2部分組成,房間內的叫蒸發器,房間外的叫冷凝器。均由盤狀銅管和散熱片組成,空調換熱器的銅管用量,和對應換熱器面積,決定空調熱交換能力。 銅管雖然技術含量低,但是成本高,也是空調成本最高的部件??照{外機冷凝器的銅管使用量,是最容易產生偷工減料的地方。 03 看能效等級 能效等級越高越好,也得確認能效是否有造假,所以能效也需要與別的參數綜合看。 04 噪聲 參數表上面的空調噪聲,參考價值不大。因為各品牌的噪聲,基本都是壓著國標要求寫的,都是≤國標。當然這個參數對于失眠患者來說,那肯定是非常重要的參數,個中的取舍,其實也還是看個人。 一般來說,空調外機的噪聲,關上窗子之后基本可以消除。但是內機塑料殼熱脹冷縮,開關機的咔咔聲,和擋風板某個角度意響動。這個問題本質是外殼薄,模具精度差。所以對低端走量機型來說無法避免,全憑運氣。而高端機型才會用更好的外殼材質,提高模具精度標準,在外殼之間加潤滑或降噪膠條,增加灌流風扇直徑。 05 外機尺寸 一般來說,對于現代的小區來說,在蓋樓的時候很多開發商都是把空調的位置預留出來的,這樣當然是有好處的。但是如果你在選擇的時候對于品牌或者外機的尺寸選擇不當的話,就有可能造成外機過大,而無法在原本設置好的位置進行安裝。又或者,即使可以塞的下,外機也是相當于側身站在外面似的。 當然,也有一直解決的方式就是,加錢延長內外機的連接管路,給你的外機換一個更恰當的容身之所。這樣解決固然是不錯的選擇,但焊接的管路又存在另一種風險,就是管路年深日久之后腐蝕泄露,造成空調的工作效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