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我們講到了,一個劣質或者說不合理的防雨風帽選擇對于系統的影響,收到了很多經銷商朋友的反饋,足以見得大家都是“深受其害”。這一期,我們繼續講,錯誤的選型會對于新風系統影響較大的另外幾個重要因素——系統主管及管件。
新風系統的主管,主要指的是從室外防雨風帽到設備,以及設備送回風口這四段管路,通常情況這幾個管路的材料選擇大概可以分為pvc,pe,epp,pp,鍍鋅螺旋風管這幾種,管徑(外徑)通常會有90mm,110mm,125mm,160mm,200mm,筆者發現,新風零售市面上的主管大量的出現以110mm管徑的管道為主的現場,特別是管徑為110mm的pe管,仔細想來,被大量使用也很容易被理解,為什么呢?在施工過程中,安裝隊伍有一個很重要的指標:效率。相比起其他幾類管道需要各種管件,甚至無法在同一個材料供應商那里配齊,而pe這種過道過彎的時候可以直接拉過去,用普通的管卡子固定即可,有效的提高施工效率。但是我想說:不推薦使用這種110mm管徑特別是110mmpe管作為系統的主管。為什么?
(圖片源自網絡,侵刪)
就一個原因:嚴重影響系統的風量
以一臺標準額定風量350m3/h的主機舉例,設備max350m3/h@100pa,如果以pe管110mm為系統的主管,110mm是管道的外徑,而實際110pe管的內徑只有97mm甚至更小,此時理論上主管風速約為13.2m/s(如果是pvc材質該數值大概為11.6),這已經遠遠超出了相關規范要求主管流速,那實際上有這么高嗎?大部分是沒有,但是理論上應該比這個更高才對(350同時伴有100pa的機外余壓);因為忽略了進入主機的流量先要經過一段主管以及室外防雨風帽的阻力消耗??梢院唵蔚挠嬎阋幌麓藭r管道的沿程阻力:
(圖為某直徑110mm pe管的阻力曲線圖)
粗略計算最少30pa/m,如果該管道在進入主機之前長度為4m,加之用了不合理的室外防雨風帽,那么阻力可以粗略的計算約140pa,普通的主機在額定風量下的壓力也就100pa,流量還沒有到主機就被損耗,自然也就有了我們上面說的流速不夠的現象。此外,設備電機由于沒有足夠的流量進而會導致轉速上升,從而導致噪音變大(這將是另外一個話題,我們將在下期為大家講解)。
以上這種現象比較普遍,希望能引起各位同仁的重視,同樣的,在很多工地可以看到,很多施工隊伍拿到廠家的設備之后,直接在設備的四個法蘭上加上了4個變徑頭,直接把主機的法蘭降兩個管徑級,原理同上面的小管徑做主管一樣,大大大的增大了局部阻力。試問這樣的系統,能保證效果,能有好的體驗嗎?
(圖片源自網絡,侵刪)
又到了最后解決問題的環節,華仔給你支招:能用大管徑160mm的時候盡量用160mm,不能時候可以考慮是不是用兩根110mm的代替呢?最后留個大家一個小作業,從流量的角度考慮,是用一根160mm的主管好還是用兩根110mm的管子好呢?
我們下期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