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力爭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經過深思熟慮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想要如期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必須大力推進節能降碳產業創新發展,加快傳統產業綠色轉型升級。
2022年6月份,住建部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城鄉建設領域碳達峰實施方案》,提出“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筑,推廣鋼結構住宅,到2030年裝配式建筑占當年城鎮新建建筑的比例達到40%”。
在浙江寧波鄞州區慶豐地段,甬江之濱的城市核心區,一處建筑工地上,鋼管混凝土柱構架正如搭積木一般向上生長,現場整潔,幾乎不見揚塵。這是上海中森建筑與工程設計顧問有限公司在寧波的首個全程一體化設計的裝配式鋼結構住宅——國貿雍上府。目前已施工至四層,第三節柱開始吊裝,10個月后,這里將建成一處高標準綠建三星的品質社區,為當地居民提供一方宜居家園。
鋼結構建筑具有抗震性能好、環境效益優、材料可循環、使用空間大、建造速度快等優勢,符合國家發展綠色經濟和循環經濟的需要。近年來,社會各界都在不斷努力推進裝配式鋼結構住宅的發展。
中森公司長期專注于建筑工業化和綠色低碳的研究、探索、推廣與實踐,是全國首批“國家裝配式建筑產業基地”、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工程案例已實現全預制率、全裝配體系覆蓋。呼應雙碳戰略,中森公司積極開展裝配式鋼結構住宅技術攻關,為鋼結構住宅的推廣和發展貢獻專業力量。
項目總建筑面積3萬平米,建筑高度50米。項目設計與建造過程摒棄了傳統鋼筋混凝土現澆結構建造方式,取而代之是對裝配式鋼結構、裝配式混凝土及aac圍護體系、裝配式內隔墻體系、bim等新技術新體系的充分運用,建筑結構強度、抗震等級大幅提升,建筑能耗更低、施工周期更短,真正做到了建筑的長壽化、低碳化、品質化。
01.
main structure
與戶型設計相匹配的主體結構
項目主體結構采用了裝配式鋼管混凝土柱雙鋼板組合剪力墻結構體系。由矩形鋼管混凝土柱及矩形鋼管混凝土組合異形柱形成框架,雙鋼板組合剪力墻作為抗側力構件。
150mm寬的鋼管混凝土柱可隱藏于建筑墻體內,柱體不外露,最大限度保證了戶內使用空間的流暢完整,避免室內梁柱凸出影響居住感受,同時獲得更多的使用面積。
根據戶型設計,項目南側客廳開間5.4米,整個柱網寬度南大北小,為充分發揮矩形鋼管混凝土柱及矩形鋼管混凝土組合異形柱各自的優勢,建筑北側采用矩形鋼管混凝土柱,南側采用矩形鋼管混凝土組合異形柱,充分保證了結構體系與戶型的匹配度。
a. 矩形鋼管混凝土柱
連接節點構造相對簡單
承載能力一般
適用于跨度較小柱網
b. 矩形鋼管混凝土組合異形柱
連接節點構造復雜
承載能力高
適用于跨度較大柱網
02.
enclosure system
工業化的圍護體系
為妥善解決裝配式混凝土預制構件、aac圍護體系與鋼結構連接的滲漏風險,裝配式混凝土及aac圍護體系周邊預留后澆混凝土槽段,與鋼結構側面栓釘形成可靠連接。
內隔墻系統采用拆裝方便、工業化程度較高的aac條板,板頂u型卡法與鋼梁固定,并配以塞縫專用砌筑砂漿、pe棒、嵌縫劑、耐堿玻纖網格布等輔材,有效防止板與板、板梁間的開裂。
03.
bim technology
bim技術提升建筑信息化水平
裝配式鋼結構梁可設置矩形、圓形洞口,在優化管線布置方面具有明顯優勢。作為高配版住宅,本項目的戶內排布了包括中央空調、新風系統、燃氣鍋爐、空氣源熱水器等在內的大量設備管線,線路密集復雜。為確保管線排列有序、與鋼構結合緊密的建設目標,項目運用bim技術來實現鋼結構深化與管線綜合協同設計,實現復雜技術施工工藝的可視化,保障施工順利、有序。同時,我們還將bim技術應用于裝配式鋼結構住宅的全生命周期中,極大提升了建筑管理信息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