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從南京市水務局獲悉,今年南京市將突出數據平臺和應用場景兩個關鍵,推進大數據、云計算、無人機等新技術與水務業務深度融合,建成城市“水務大腦”。屆時,這一智慧水務系統將實現數據信息全面獲取、水務要素全面集成、監管行為全面智能。
“2021年,南京市河道國省考斷面將成倍增加、治水壓力隨之陡增?!蹦暇┦兴畡站指本珠L、黨組副書記徐小春說,南京市水務管理深層次問題尚未破解,“重建輕管”思維仍然根深蒂固,水務監管辦法不多、監管手段單一,“健全統一高效的治水管水體制機制迫在眉睫?!?/span>
記者了解到,目前南京智慧水務各系統功能正持續開發,子系統開發正按照實施計劃有序推進,總體完成進度80%左右;智能運行中心模塊已完成2個專題開發,并接入各類實時數據。數據中心建設正在推進,為各業務子系統和ioc展示模塊提供數據服務,已開發完成數據服務接口290余個。
徐小春介紹,智慧水務正開展與市規資局全市水系數據圖層的整合,推進水務一張圖建設,同時推進監測設施建設,實現南京水務“建管升級”。
當前,南京市水環境質量雖明顯改善但脆弱易反復。雨天溢流污染依然普遍存在;污水處理能力大幅提升,但清污分離不徹底,處理效能有限;河湖水質指標雖然大有改觀,但大部分河道堤岸環境未能系統整治,岸坡雜亂、分割破損,景觀體驗較差......
步入“十四五”開局之年,南京市水務系統將堅持新時期治水方針,突出重點,破解難點,打造亮點,精心答好“水考卷”。
加快防汛消險工程建設。續建固城湖退圩還湖、永聯圩堤防新建、水陽江干流左岸堤防加固、水陽江干流右岸永豐圩堤防加固等工程;實施19個積淹水片區整治,開展186項防汛消險工程建設,補齊城市防洪排澇薄弱環節。
加快污水處理設施建設。新改建污水管網30公里,完成江心洲—城南污水處理系統互連互通工程,新增污水日處理能力30萬噸,做到建成區污水直排口全消除、空白區全消除;實施700個自然村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全市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覆蓋率85%以上。
加快農村水利設施建設。開展4個中型灌區節水配套改造項目建設,更新改造10座農村重點泵站,綜合治理10座農村重點塘壩;完成高淳區農村水系連通試點縣建設,同步推進5區10個行政村“百村千塘”建設,開展3個中央小流域建設,綜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積10平方公里。
徐小春表示,南京市水務局將圍繞“一江、兩帶,兩城、五片”空間布局,堅持系統治理、全域建設,實施美麗河湖向幸福河湖的迭代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