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宜家只是開始涉足使用燈泡,揚聲器和百葉窗等智能家居技術,但這家瑞典家具業巨頭卻已經在炫耀遠大的智能家居愿景。
例如,有一天,你可能會使用增強現實技術來可視化計算機和電視彼此之間如何共享數據,或者查找所有家居小工具對環境的影響。你甚至可以使用空間音頻將房屋的各個部分指定為“靜音區”,或者使用數字化身來警告你潛在的隱私威脅。
需要說明的是,宜家不會在短期內將這些想法轉化為產品,但它聘請了創新研究和設計實驗室space10以及一組外部設計師來提出這些想法,以此來思考智能家居的未來。第一批“日常實驗”概念于去年推出,最新一批關注隱私和信任,試圖探索一個精心設計的、非侵入性的智能家居可能是什么樣的。
space10技術主管托尼·杰魯夫森(tony gjerlufsen)說:“我們想在一個隱私不是反烏托邦的地方開展工作,我們也不是從反烏托邦的角度來解決這個問題?!薄半[私也不應該成為累贅?!?/span>
增強型房屋
最明顯的例子是設計師妮可·賀(nicole he)和伊蘭·希勒利(eran hilleli)的“隱形室友”。通過使用增強現實(ar),它可以將智能家居設備設想為可愛的角色,與現實世界中的角色相鄰。當這些設備相互通信時,ar版本將數據流表示為紙飛機的軌跡。
倫敦設計工作室field的另一項實驗稱為“數字好友”,它涉及到類似的想法。它設想用戶與類似小塊的頭像交談,以詢問其他產品和服務的隱私政策。然后,ai將掃描這些公司的服務條款并讀出相關信息,例如服務是否可以讀取你私人消息的內容。
field的第二個概念稱為“可追溯性鏈”,它設想將家用物品注冊在區塊鏈上,該區塊鏈將存儲有關材料、碳足跡和生產過程的信息。這個想法是讓用戶使用ai應用程序掃描那些產品,以便他們可以做出更明智的購買決定。
不過,也許最瘋狂的想法是鈴木尤里(yuri suzuki)的“聲音泡泡”,它設想使用ai應用程序封鎖房屋的安靜區域。然后,用戶可以使用3d空間音頻使聲音遠離那些安靜的空間。
從概念到現實
由于這些是設計概念,而不是可行的原型,因此不能保證宜家會實現其中的任何一個。盡管如此,space10的某些想法確實植根于現有技術。
例如,增強現實應用今天在ios和android設備上廣泛可用,而宜家本身就擁有一個可幫助人們可視化其家中家具的應用。 apple的siri、亞馬遜的alexa和google assistant等ai助手現在無處不在,tosdr等資源使服務條款協議更易于理解。蘋果的homepod和亞馬遜的echo studio都支持虛擬環繞聲,而空間音頻也開始進入智能揚聲器。
space10的首席設計制作人georgina mcdonald說,這些項目的目標是讓人們思考不需要什么產品開發就可以實現的可能性。例如,最新的想法是在9到12周的時間內開發出來的。 (宜家還可能會為自己的某些想法申請專利,或者將其用作靈感。)
mcdonald說:“這是一種挑戰,要求人們使用、集成和改造這些技術,并有機會在快節奏的環境中進行操作,而不是在地下室工作三年,而是將其推廣到所有人,并希望達到最好?!?/span>
為此,mcdonald仍然希望看到space10及其合作伙伴設計師通過未來的實驗在隱私方面進一步推進。她說:“這是一個非常困難的話題,因為數據和道德觀念在家庭實際可行的事情以及人們愿意放棄的事情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span>
宜家希望在其家具帝國周圍建立智能家居業務的同時,將自己與大型科技公司區分開來,因此不可避免地必須自己回答這些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