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記者從市生態環境局獲悉,自2020年1月起,西安市智慧環保綜合指揮中心使用衛星遙感影像解析技術對環境污染點源問題進行監測識別,通過一年多的大范圍掃描、高精度監測、精準“打擊”治理,污染點源數量呈明顯下降趨勢,環境監管科學化水平得到提升。
衛星“照妖鏡”鎖定污染源
西安市智慧環保綜合指揮中心大數據分析部部長陶劍介紹說,還有大量無序、管理混亂的工地在衛星的“照妖鏡”下無處遁形,顆粒物遙感監測為冬季、春季空氣質量管控提供了方向,鎖定了重點目標。
農村垃圾露天堆放會導致產生惡臭氣體,存在垃圾焚燒隱患,截至目前,西安通過生態環境遙感監測建立農村垃圾露天堆放臺賬402個,累計發現問題914個(次)。
污染點源問題數量明顯下降
據了解,西安市智慧環保綜合指揮中心嚴把“問題處置”關,確?!伴]環”整改,制定了“衛星識別-問題下發-整改回復-結果審核-重復監測”閉環工作流程。
據統計,污染點源問題數量明顯下降。工地防塵網覆蓋問題點源2020年最多的1個月是1197個,目前下降至2021年最新一期的628個,下降約47.5%;農村垃圾堆放點源2020年一季度共發現340處,2021年一季度僅發現15處,下降約95.6%。
每周對熱點網格進行分析
在顆粒物遙感監測方面,將西安市劃分為多個大氣熱點網格,利用衛星遙感反演技術和高分辨率衛星影像解譯技術,每周組織對熱點網格進行評估分析,篩選出污染重、同比改善最少的網格作為重點關注網格。
據悉,西安市智慧環保綜合指揮中心將不斷提升識別精度,擴大遙感監測類型,同時以問題為導向推進污染點源問題整改,為保障西安良好空氣質量作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