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用凈水機由于能便捷地凈化自來水,越來越得到民眾的認可。那么家用凈水機的凈化效果如何,制出的水質量達標么,可不可以直接飲用呢?近日,江蘇省泰州市食品檢驗院聯合泰州廣播電視臺聯合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食品安全服務行”活動,聚焦群眾關切的食品安全問題,真誠為群眾提供檢測技術服務。
據了解,這次對家用凈水機制出的水樣進行質量安全檢測,10批次水樣由泰州廣播電視臺提供,分別從10位市民群眾家庭的家用凈水機中抽取,水樣送至泰州市食品檢驗院進行檢測分析。
該院對送來的水樣進行了肉眼可見物、游離余氯、色度等10個項目的檢驗。經檢驗,這10批次樣品里,有兩個樣品電導率超過300μs/cm,其中一個水樣為反滲透膜凈化,一個水樣為超濾膜凈化。經反滲透膜凈化的水為純凈水,根據gb 17323-1998《瓶裝飲用純凈水》標準要求,電導率指標應≤10μs/cm。沒有經過凈化的自來水電導率在250~500μs/cm之間,這意味著該反滲透膜并未起到應有的凈化作用,制出的水與自來水無異。
電導率指標表示什么?電導率是用數字來表示水溶液傳導電流的能力,與水中礦物質含量有密切的關系,可用于推測水中溶解性礦物質的含量。電導率數據與家用凈水機顯示的tds(溶解性固體總量)成正比。如果家用凈水機是反滲透膜凈化,制出來的水是純凈水,正常情況下電導率低于10μs/cm,如果是其他制水原理,電導率會略高一些。
據介紹,造成水樣電導率指標偏高的原因包括:凈水設備運行時間過長,凈化膜組件老化導致脫鹽率下降;凈化膜被微生物污染,導致凈化效果下降。
為此,泰州市食品檢驗院提醒廣大消費者:要定期更換濾芯。尤其隨著天氣越來越熱,應該引起注意,根據廠商要求定期更換濾芯。消費者也可以自測一下自家凈水器的凈化能力。2022年7月1日發布的gb 34914-2021《凈水機水效限定值及水效等級》規定了“去除率”指標,泰州市食品檢驗院有關人員表示,大家可以關注凈水機上顯示的原水、凈水tds指標,計算去除率是否大于85%,如果去除率小于85%,要及時更換耗材;如果兩天以上不用凈水器時,要多放水沖洗濾膜。
泰州市食品檢驗院有關負責人表示,他們將繼續聚焦市民關切,聚力服務為民,持續推動“我為群眾辦實事、食品安全服務行”活動走深做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