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報訊 (記者胡弦、通訊員胡敏)近日,某礦業公司涉嫌篡改、偽造監測數據,被荊門市生態環境部門依法移送公安機關處理。
5月2日,荊門市生態環境局收到線索,稱荊門網格化二期項目八里干溝道路站點因監測儀旁安裝了單獨的十字形噴淋裝置,對監測儀灑水,導致八里干溝道路站點設備損壞。
據悉,為加大大氣污染防治的力度和精度,荊門實行精細化管控、網格化管理,將中心城區及關聯區域劃分為一個個網格,設置微站,24小時對周邊區域空氣質量進行監測,并實行異常數據報警。
此前,因某礦業公司在礦山開采、加工過程中產生粉塵,八里干溝區域4個微站的pm10數據頻頻報警,生態環境執法部門依法責令其限期整改。5月3日,荊門市生態環境保護綜合執法支隊執法人員現場調查發現,該礦業公司委托的第三方人員韓某于4月24日承接道路噴淋安裝業務施工時,在八里干溝道路站點上方安裝十字形噴淋裝置。
根據相關報告分析,噴淋裝置安裝運行前后,八里干溝道路站點pm10數據差異較大。因該案系干預環境監測活動的正常開展,致使監測數據嚴重失真,荊門市生態環境局依法將該案涉嫌刑事犯罪的證據移送給荊門市公安局。5月20日,荊門市公安局對當事人韓某采取了強制措施,荊門市生態環境局依法對該礦業公司處6萬元罰款。目前,該單位已繳納罰款,停止并改正了環境違法行為。
據介紹,此案系荊門市采取人技結合方式、實施非現場監管發現的環境違法行為。案件發生后,生態環境部門迅速啟動大案要案聯辦機制,成立專案小組趕赴現場調查取證。由于該案已涉嫌犯罪,生態環境部門立即啟動“兩法銜接”案件聯辦,第一時間與公安部門對接,形成了聯合打擊環境違法行為的高壓態勢。
針對該案暴露出石料行業技術水平不高、管理不規范等問題,荊門立即啟動石料行業“治揚塵、治超載、治拋灑”行動,抽調47人組建8個駐點工作專班,分別進駐東寶區、鐘祥市的8家石料企業開展幫扶,促進石料行業快速改造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