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治水工作的重心不僅已經由水污染防治為主向“三水”統籌推進轉變,而且在評價河湖健康狀態時,基于理化指標的常規水質監測體系也已經開始向水生態監測轉變,多地也已陸續開展了水生態評價與考核工作?;诖?,水生態監測與健康評估工作的重要性日益凸顯。
滇池,位于云南中部,是長江上游最大的湖泊;沱江,位于四川省中部,是長江的一級支流。一河一湖,它們的水生態優劣對長江水生態維護十分重要。那么,不同水域的水生態功能情況如何,發生了哪些變化,采用哪些監測手段和健康評估方法?中國環境報記者采訪了昆明市高原湖泊研究院湖泊生態所工程師董晉延和四川省成都市環境保護科學研究院高級工程師歐陽莉莉。
一湖一河,水生態發生了哪些變化?
滇池位于昆明市,是典型的高原湖泊?!敖衲?月,生態環境部聯合多部門印發《長江流域水生態考核指標評分細則(試行)》,其中將滇池列為長江流域水生態考核試點湖泊之一,對滇池保護理念提出了新的方向和更高的要求?!倍瓡x延告訴記者。
2012年起,滇池就已經開始開展了水生態環境的調查工作。董晉延介紹:“在水環境監測方面,我們增設了20個點位進行監測。從相關指標監測情況來看,近年來滇池COD、總磷、總氮等指標雖有波動,但整體呈現下降趨勢。而且,滇池富營養化程度目前也處于輕度富營養狀態?!?/p>
“水生態監測方面,我們每年在滇池開展1—2次大型水生植物調查,監測水生植物的分布狀態和面積。目前調查到滇池大型水生植物主要有86種。從生物量歷史變化來看的話,大型水生植物生物量呈現先下降后上升的趨勢。這得益于2009年開展的‘四退三還’工作,通過湖濱帶生態建設使水生植物得到了一定的恢復。近3年來,浮游植物也保持在100種左右,部分水域出現喜清水物種?!?/p>
相較于云南滇池,位于成都的長江上游支流沱江發生了哪些變化?歐陽莉莉介紹,“成都市開展水生態相關工作較晚,從2016年開始陸續開展了一些調查工作,2022年再次開啟了沱江流域水生態調查工作。根據沱江流域成都段水文特征,綜合干支流特點,結合遙感影像及實地勘察,我們選取了沱江流域16個調查點位?!?/p>
歐陽莉莉總結道,從水質調查來看,沱江干流的水質整體優于沱江支流,上游支流水質優于中下游支流水質。而且,通過對比2016年水生態環境情況,可以發現湔江點位特征變化不大,均處于優良狀態,毗河和沱江干流點位比2016年狀態明顯好轉,水絲蚓等污染指示物種密度明顯下降。
從生境和水生生物部分來看,“河岸大部分能保持自然形態,植被覆蓋率較高,渠道化較少。2022年調查結果顯示,沱江流域成都段主要河流共發現底棲動物27個分類單元,發現魚類5目11科 52 種,數量最多的鯉形目有37種?!睔W陽莉莉補充道。
水生態監測和健康評估用上哪些高科技?
通過水生態調查,不僅可以清楚了解水生態系統的具體情況,還能為分析研判下一步的保護工作奠定基礎。那么,進行水生態監測和健康評估都有哪些方法?
智慧監測技術是目前能快速掌握水生態關鍵組分變化的創新技術?!澳壳?,我們與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合作,構建滇池浮游動植物圖片數據庫,通過開發自動識別藻類的軟件,提升識別效率和鑒定能力?!倍瓡x延介紹了智慧監測技術研發與應用方面的情況,他表示,目前滇池也投入使用了水華智能預測系統,用來進行藍藻水華的預測預警。
“紅嘴鷗是昆明滇池的一張亮麗名片,基于實時視頻的鳥群密度估計與種類識別技術,通過相應的攝像頭和分析設備,我們也在開展鳥類自動化監測,目前智慧識別系統正在進行不斷訓練以提高識別的準確度?!倍瓡x延介紹。
而起步相對較晚的成都,在沱江流域進行水生態健康評估用到了哪些方法?歐陽莉莉告訴記者,水生態健康評估主要用到了兩種方法。
“首先是選擇了基于水質、生境、底棲動物BI指數和大型底棲動物BMWP指數等的WEQIriver指數,通過現場調查、采樣分析等進行評價打分。評價結果顯示沱江流域成都段水生態環境質量整體是良好狀態?!睔W陽莉莉介紹。
“ 河流RHI指數是我們用到的第二個方法?!睔W陽莉莉補充道,“指數主要由以下指標體系組成:包含岸線自然狀況、違規開發利用水域岸線程度等指標在內的‘盆’指標體系,包含生態流量滿足程度、水質優劣程度、水體自凈能力等指標在內的‘水’指標體系,包含魚類保有指數的‘生物’指標體系以及包含公眾滿意度的‘社會服務功能’指標體系?!?/p>
歐陽莉莉表示,通過對比兩種方法的評價結果,能夠綜合反映水生態系統自身的基本狀態以及人類活動對水生態系統的影響,科學評估河流的生態健康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