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研報告 | 2024半年度壓縮機市場分析

                                                                           日期:2024-08-30     來源:壓縮機網    瀏覽:293    

                                                                        上半年工業經濟形勢

                                                                        2024年上半年,壓縮機行業所處的宏觀經濟環境與全國工業企業的整體趨勢一致,同時也呈現出其特有的行業特點。

                                                                        今年上半年,中國經濟總體表現穩健,國內生產總值(GDP)同比增長5.0%。具體來看,一季度GDP同比增長5.3%,而二季度增長4.7%。第二產業,包括采礦業、制造業(不包括金屬制品、機械和設備修理業)、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以及建筑業,增長率為5.8%。

                                                                        從國家統計局發布的工業經濟主要指標來看,2024年上半年的工業經濟數據呈現波動,恢復發展的基礎尚不穩固,面臨的挑戰依然較多,工業經濟的形勢仍然嚴峻。

                                                                        從工業生產者價格指數(PPI)的角度來看,6月份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同比降幅有所收窄,但全國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同比仍下降0.8%。2024年上半年,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較上年同期下降2.1%,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下降2.6%。

                                                                        工業生產者價格指數(PPI)的下降,一方面反映出國際大宗商品價格的波動,另一方面也表明國內工業產品的市場需求持續疲軟。這種趨勢不僅影響了企業的盈利水平,也阻礙了工業經濟的整體復蘇與發展。

                                                                        再從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來看,6月份制造業PMI為49.5%,而在3月和4月短暫回升至臨界點以上后,5月和6月再次降至臨界點以下。中型和小型企業的PMI分別為49.8%和47.4%。

                                                                        在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的五個分類指數中,只有生產指數高于臨界點,而新訂單指數、原材料庫存指數、從業人員指數和供應商配送時間指數均低于臨界點。這表明制造業市場需求有所減弱,主要原材料庫存量持續減少,企業用工景氣度不高,原材料供應商交貨時間有所延長。這些指標的下滑給制造業企業帶來了更大的經營壓力,并預示著制造業整體景氣度不穩定以及企業信心不足。

                                                                        市場調研數據分析

                                                                        1.調研概覽

                                                                        本次調研覆蓋了與壓縮機行業相關的多個領域,包括民營企業、外資企業、國有企業等,涉及整機廠家、代理商、專業節能服務公司等多個領域。


                                                                        產品與銷售

                                                                        在業績增長方面,19%的企業報告了超過30%的顯著增長,約40%的企業業績增長介于1%至20%之間。同時,大約22%的企業表示業績與去年同期持平或略有下降。

                                                                        不同功率段的空壓機銷量數據顯示,7.5~37kW的空壓機銷量增長主要集中在10%至30%的區間;55~75kW空壓機銷量變化較為平穩,約四分之一的企業表示銷量沒有顯著變化;而90kW及以上的空壓機銷量增長則較為分散,各企業在這一功率段的表現差異較大。

                                                                        具體到產品類型,永磁變頻螺桿空壓機、真空泵和售氣業務表現突出,增長較快;此外,節能改造項目成為上半年市場的亮點,反映出用戶企業對于節能減排和能效提升的重視。

                                                                        今年上半年,壓縮機市場對高效節能產品和解決方案的需求強勁,這主要是因為用戶認識到更高的能效意味著更低的生產成本和更多的節能效益;另一方面,中央和地方政府推行的大規模工業設備更新政策,以及各壓縮機企業推出的以舊換新活動,也得到了市場的積極響應。

                                                                         

                                                                        應用行業與細分市場表現

                                                                        今年上半年,醫藥、工業氣體、新能源電池、機械加工、化工與石化等行業對壓縮機的需求顯著增長。特別是在醫藥和工業氣體行業,這兩個行業的壓縮機銷量占比均超過了20%,凸顯出這些行業對壓縮機有著較高的需求。

                                                                        相比之下,鋼鐵、礦山、水泥、工程建設、紡織/印染等行業對壓縮機的需求下滑較為明顯,這些行業的壓縮機銷量占比分別達到了15%和13.3%。主要原因是這些行業受到全球經濟形勢變化和產業政策調整的影響較大。例如,鋼鐵和礦山行業近年來面臨產能過剩和環保壓力加劇等問題,一些企業進行了轉型升級或減產停產,導致對壓縮機的需求減少。

                                                                        國內市場與國際市場

                                                                        國內市場華東與華南地區的廣東是中國重要的工業和制造業中心。今年上半年,63.3%的壓縮機企業在華東市場的表現最為突出,在國內所有區域市場中占據領先地位,彰顯了該地區在壓縮機行業的核心地位。

                                                                         

                                                                        國際市場:2024年上半年,中國壓縮機企業在國際市場上表現活躍,尤其在東南亞市場取得顯著突破。據調研,60.5%的企業認為上半年東南亞壓縮機市場在國際業務中最為突出。

                                                                         

                                                                        主要原因在于,近年來,國內大量機械加工、組裝以及其他勞動力密集型產業轉移到東南亞,且受益于中國與東盟貿易關系的持續緊密,雙方貿易總值同比增長6.4%,為壓縮機出口提供了強勁動力。其次,中亞、歐盟和中東市場也表現較好,但東南亞地區無疑是增長亮點。整體來看,壓縮機行業正積極把握國際市場機遇,拓展多元化市場布局。

                                                                         

                                                                         

                                                                        (注:此題為多選,不計比例總和)

                                                                         

                                                                        5.壓縮機開機率

                                                                        下游市場需求是影響設備開機率的重要因素。當市場需求旺盛時,企業會加大生產力度,提高設備開機率以滿足市場需求。相反,當市場需求不足時,企業可能會降低生產量,導致設備開機率下降。今年上半年,壓縮機用戶的開機率多集中在50%至90%之間,開機率低于70%的比例最高,這從側面證明了壓縮機有效需求不高。

                                                                         

                                                                         

                                                                         

                                                                        6.下半年前景預判

                                                                        對于下半年的市場前景,多數受訪者持謹慎樂觀態度,占比最高的評分為6和7,中位數為6??梢?,對后半年的整體預判為謹慎樂觀。

                                                                         

                                                                         

                                                                         



                                                                        表現與建議

                                                                        1.市場表現

                                                                        2024年上半年,壓縮機行業在復雜多變的宏觀經濟環境中展現出了韌性和活力。盡管面臨著生產成本上升和終端需求波動等多重挑戰,但高效節能的產品仍然受到市場的歡迎,部分細分市場的需求強勁,提供了增長的機會。

                                                                         

                                                                        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的營業收入在上半年基本恢復到了2022年同期的水平,顯示了工業生產活動的穩步復蘇。在這種背景下,壓縮機行業的市場需求也呈現出積極的趨勢。上半年,許多壓縮機行業的頭部上市企業的營業收入和凈利潤都實現了同比增長,其中一些公司的增長率較高,這表明盡管宏觀經濟存在壓力,壓縮機行業仍然保持著較大的市場需求和發展潛力。

                                                                         

                                                                        然而,與規?;謴托纬蓪Ρ鹊氖?,工業企業的盈利能力普遍面臨挑戰,壓縮機行業也不例外。雖然壓縮機企業的營業收入有所增長,但利潤增速相對較低,反映出行業在成本控制、產品創新和市場競爭力方面存在不足。同時,行業競爭加劇但頭部效應明顯,頭部企業依靠品牌、技術和規模等優勢,在市場競爭中表現突出,實現了更快的增長。這體現了行業整合和優勝劣汰的趨勢,并預示著未來市場競爭將更加激烈,中小企業需要不斷提升自身實力以應對挑戰。

                                                                        2.問題分析

                                                                        客戶生意下降、新項目減少和客戶資金鏈緊張是導致上半年壓縮機市場表現不佳的主要原因。

                                                                         

                                                                         

                                                                        (注:此題為多選,不計比例總和)

                                                                         

                                                                        經濟環境不利

                                                                        全球經濟下滑、國際政治氛圍緊張以及國內經濟增長放緩,導致實體經濟投資減少,特別是民間投資意愿減弱,這對壓縮機市場產生了負面影響。

                                                                        終端需求下降

                                                                        傳統壓縮機市場如化工行業(如化肥、煤化工)的需求減少,以及房地產行業的不景氣等因素,導致市場需求顯著下降,客戶訂單不足。重大項目延期或縮減,影響了對壓縮機等配套設備的需求。

                                                                        行業結構問題

                                                                        近年來,壓縮機行業涌現了許多新興品牌,而老牌企業通過新建、置換或翻新工廠提高了產能,但由于市場需求不足,產能利用率不高,生產線面臨產能過剩的問題。部分品牌存在重數量輕質量的問題,未能有效應對市場轉型,導致競爭力下降和低水平競爭。

                                                                        低價競爭與內卷現象

                                                                        壓縮機行業內競爭激烈,利潤被嚴重壓縮;價格戰有所抬頭,部分企業通過降價來爭奪市場份額,并存在能效虛標、不合理減配等行為。這不僅嚴重擠壓了企業的利潤率,也破壞了市場秩序,不利于整個壓縮機行業的品牌形象建設。例如,我國螺桿壓縮機產品出口取得了優異成績,出口數量及金額逐年提升,但出口均價較低,仍未擺脫“低價走量”的模式。

                                                                        資金鏈緊張

                                                                        部分壓縮機企業庫存水平較高、應收賬款回收周期長,導致現金流緊張。這不僅影響了企業的正常運營和研發投入,還增加了財務風險。

                                                                        生產成本上升

                                                                        今年以來,國際原材料價格如銅、鋁等上漲,人工成本增加,以及環保法規的嚴格執行,使得壓縮機生產企業面臨生產成本上升的壓力。

                                                                        若干建議

                                                                        針對壓縮機企業在當前復雜多變的市場環境中面臨的具體問題,我們提出以下建議:

                                                                        1. 

                                                                        精準定位,強化核心競爭力

                                                                        2. 

                                                                        1. 明確市場定位:根據企業自身資源和技術優勢,精準定位目標市場和客戶群體,避免盲目擴張。

                                                                        2. 核心技術研發:加大在壓縮機核心技術上的研發投入,形成自主知識產權,提升產品技術含量和附加值。

                                                                        3. 

                                                                        靈活應對市場變化,快速響應需求

                                                                        4. 

                                                                        1. 靈活生產模式:采用精益生產、柔性制造等現代生產管理方式,提高生產線的靈活性和響應速度。

                                                                        2. 定制化服務:提供定制化產品和服務,滿足不同客戶的特定需求。

                                                                        5. 

                                                                        加強成本控制與供應鏈管理

                                                                        6. 

                                                                        1. 優化成本結構:通過技術創新、管理提升等方式降低成本,同時保持產品質量和服務水平。

                                                                        2. 強化供應鏈管理:建立穩定的供應商體系,優化采購流程,降低采購成本。

                                                                        7. 

                                                                        多元化發展分散風險

                                                                        8. 

                                                                        1. 拓展產品線:適度拓展相關產品線或業務領域,分散經營風險。

                                                                        2. 國際市場開拓:利用“一帶一路”等機遇,積極開拓國際市場,降低對國內市場的依賴。

                                                                        9. 

                                                                        加強人才隊伍建設與培訓

                                                                        10. 

                                                                        1. 人才自主培養:加大人才培養力度,特別是高端技術人才。

                                                                        2. 激勵機制建設:建立科學合理的激勵機制,激發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力。

                                                                        11. 

                                                                        關注政策動態,爭取政策支持

                                                                        12. 

                                                                        1. 政策研究:密切關注國家和地方政府的政策動態,及時把握政策機遇。

                                                                        2. 政策爭?。悍e極爭取政府部門的支持,如稅收優惠、財政補貼等。

                                                                        通過上述措施,壓縮機企業可以更好地應對當前的挑戰,促進企業的長期健康發展。

                                                                         


                                                                         
                                                                        注:此網站新聞內容及使用圖片均來自網絡,僅供讀者參考,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有侵權或冒犯,請聯系刪除,聯系電話:021 3323 1300
                                                                         
                                                                        更多>同類資訊

                                                                        相關產品推薦
                                                                        預約
                                                                        收藏
                                                                        7
                                                                        掃一掃打開小程序
                                                                        021-33231404/1371/1336
                                                                        關閉
                                                                        国产高清精品福利私拍国产|人妻忍着娇喘被中进中出视频|久久国产亚洲精品赲碰热|亚洲一卡二卡三卡四卡无卡姐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