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4年的曙光初現之際,“雙百跨越”污水處理標桿聯盟邁出了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步,對標桿比選體系進行了全面而深刻的升級,首次引入了城鎮污水處理服務“1+6”領跑者系列標準評價體系,這一創新舉措如同春風化雨,為污水處理行業注入了新的活力與方向。在萬眾矚目的第三期標桿比選中,經過嚴格篩選與綜合評估,34座污水處理廠脫穎而出,榮登榜單,它們不僅是技術創新的典范,更是環保實踐的先鋒(鏈接:34座污水廠榮耀加冕,第三期“雙百跨越”標桿污水廠名單震撼發布)。值此“雙百跨越”污水處理標桿聯盟成立四周年之際,已累計為行業樹立了93座標桿,這些璀璨明珠共同繪制了一幅“高質六化”的運營藍圖,其中,廣州市龍歸凈水廠作為生態化標桿的杰出代表,其獨特的生態化建設和運營經驗,尤為值得行業同仁深入學習與借鑒。
一、構筑生態與治污并重的綠色花園式凈水廠
坐落于廣東省廣州市白云區,占地面積達15.73萬平方米的龍歸凈水廠,不僅是城市污水處理的守護者,更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典范。該廠以日處理污水29萬噸、初雨14萬噸的龐大規模,默默守護著龍歸污水處理系統北村與南嶺兩大片區的碧水藍天,服務面積覆蓋87.02平方公里,惠及約86萬居民。其尾水經嚴格處理后,清澈地匯入均和涌,成為城市生態循環中不可或缺的一環。
龍歸凈水廠的建設歷程,是一部從地面到地下的綠色轉型史。一期、二期項目分別于2009年與2017年投入運營,采用改良型A2/O工藝,實現了污水處理的初步升級。而三期擴建工程,則是一次革命性的飛躍,于2020年啟動,采用全地埋式設計,結合A2O+MBR膜工藝,不僅大幅提升了處理效率,更將出水水質提升至《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一級A標準與《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V類水的更高標準,展現了龍歸凈水廠對環保事業的極致追求。
“地上建園,地下建廠”的巧妙布局,讓龍歸凈水廠成為了一座名副其實的花園式凈水廠。7.8萬平方米的綠地,綠化覆蓋率高達93.37%,四季常青的草坪、波光粼粼的生態水塘、郁郁蔥蔥的樹木,共同編織出一幅幅生動的生態畫卷,吸引了眾多野生鳥類在此棲息繁衍,將原本冰冷的工業園區轉變為居民休閑放松的后花園。這種設計不僅美化了環境,更實現了污水處理的“三個杜絕”——污水暴露、臭氣外溢與噪音擾民的徹底消除,同時,中水回用率達到100%,為全國水務行業綠色低碳發展提供了寶貴的“廣州經驗”。
二、深耕運營管理,驅動生態化技術創新
龍歸凈水廠深知,卓越的運營管理是保障污水處理質量的基石。因此,該廠在標準化、規范化的道路上不斷前行,圍繞“水質、生產、安全”三大核心,構建了完善的營運管理體系。特別是在三期生產線上,龍歸凈水廠勇于探索,大膽實踐,將生態化建設融入每一個細節之中。通過對159個關鍵點位實施24小時不間斷的全過程采樣監測,確保了出水水質的持續穩定,穩定率保持在80%以上,真正實現了從“鄰避”到“鄰利”的轉變。
在技術創新方面,龍歸凈水廠更是不遺余力。通過引入并優化先進的生態化處理技術,如生產線水位水量動態聯調控制措施、除磷系統改造、一二期產線間歇曝氣、三期產線輪換產水等,不僅提升了污水處理效率,還顯著改善了出水水質,為行業樹立了新的標桿。這些創新舉措不僅彰顯了龍歸凈水廠的技術實力,更為推動整個污水處理行業的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三、攜手共創,構建“三共”新生態
龍歸凈水廠深知,獨木不成林,單弦難成曲。因此,該廠積極與行業內外的企業、機構開展廣泛而深入的合作與交流,共同推動污水處理行業的進步與發展。從成功協辦全國“地下污水處理廠技術聯盟”啟動儀式,到積極參與廣州市防汛內澇聯合應急演練;從“水業杰青中國行”廣州站地下式污水處理廠建設研討會的熱烈討論,到地埋式凈水廠聯合開放科普體驗日的成功舉辦;再到“走進群眾 傾聽民聲”實踐活動的溫馨互動……龍歸凈水廠以其開放的姿態和卓越的組織能力,吸引了眾多企業、社會團體及市民群眾的關注與參與,累計接待參觀者千余人次,有效提升了公眾對污水處理行業的認知與理解,為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的水環境保護新格局貢獻了重要力量。
四、以“六化”為航標,引領可持續發展新篇章
榮獲“雙百跨越”生態化標桿榮譽,對龍歸凈水廠而言,既是榮譽的加冕,也是責任的擔當。站在新的起點上,龍歸凈水廠將以此為契機,繼續秉承“生態化、智能化、低碳化、資源化、精細化、社會化”的“六化”理念,不斷加大研發投入,加強技術創新,推動污水處理技術向更高水平邁進。同時,該廠還將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加強與社會各界的溝通與合作,共同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和綠色發展,為建設綠色美麗中國貢獻更多力量。
展望未來,廣州水投凈水公司龍歸凈水廠將以更加堅定的步伐和更加昂揚的斗志,在污水處理技術的廣闊天地中不斷探索與實踐,努力成為行業發展的引領者和環保事業的踐行者,為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好愿景而不懈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