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適用范圍或應用領域
石化污泥、印染污泥、電鍍污泥、造紙污泥、碳酸鈣、市政污泥、危廢爐渣
2、技術簡介
該技術采用特殊的網帶系統和傳動系統,對干燥物料的數量、溫度、濕度、循環風量等參數可獨立控制,保證運行可靠性和操作條件多元化。采用內循環干燥方式,熱量利用率高,節約能源;
采用不銹鋼螺旋網加變頻調速傳動,網帶透氣性好,物料干燥時間可調,干燥過程中,物料顆粒保持相對靜止,不易破碎;
配備自主研發的布料機同時具有兩種功能,造粒勻稱、布料均勻,結構簡單,管理維護方便。
低溫干燥(污泥顆粒表面溫度在80℃以下),干化后的污泥保持了原有特性,具有一定的顆粒度,完全可資源化利用。
3、工藝路線及參數或技術原理
本項目工藝可分為以下系統:濕污泥輸送系統、污泥干化及干料輸送系統、供熱系統、廢氣處理系統。
①濕污泥輸送系統
含水率85%的濕污泥從濕污泥料倉經污泥螺桿泵送入復合污泥干燥裝置頂部的污泥布料機。
②污泥干化及干料輸送系統
濕污泥經造粒布料機制成顆粒狀,均勻攤鋪在帶式干燥機網帶上。網帶采用不銹鋼螺旋網,牢固地固定在不銹鋼支撐桿上,支撐桿安裝在定制的不銹鋼傳動鏈上。由變頻調速裝置驅動網帶在干燥機內做水平勻速移動,自上而下的循環風在污泥顆粒層上穿流通過。氣流經過循環風機牽引、蒸汽熱交換器加熱,通過布風板對污泥顆粒進行連續吹掃(熱交換)干燥。
在循環過程中,大部分濕熱空氣由循環風機牽引進行循環加熱,以達到熱能充分利用。其中一小部分濕熱空氣通過排濕口、調節閥由排濕風機牽引至余熱換熱器(加熱補充風),再進入噴淋洗滌塔處理。污泥內的水分逐漸被熱風帶走,污泥顆粒會變得越來越干。滿足含水率要求的干污泥顆粒掉入干燥機底部,由底層刮板推送至螺旋輸送機緩慢排出,排出的干污泥經提升至干污泥料倉中。
③供熱系統
采用蒸汽供熱,通過蒸汽換熱器將空氣加熱成120℃左右的熱風,熱風通過管道進入復合污泥干燥裝置,與污泥直接接觸干化,對濕污泥顆粒進行吹掃,水分被逐漸蒸發帶走,污泥顆粒最終被干化至含水率20%以下。
④廢氣處理系統
根據企業所處位置和當地環保管理部門的要求,工藝廢氣中特征污染物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和《惡臭污染物排放標準》的相關要求,主要排放指標詳見表3。
表3. 污染物排放標準
工藝流程及說明:
(1)廢氣經管道收集后進入噴淋塔,氨氣、硫化氫等易溶于水的氣體被去除,作為整個廢氣處理工藝的前處理程序,不僅能有效降低整個工序的負荷,也能起到降溫、除塵的作用,同時還可以為后續工序提供光催化劑所需的水分,從而提高廢氣去除率;
(2)經噴淋塔設備處理后,廢氣進入XTPO光催化氧化系統,甲硫醇、非甲烷總烴等廢氣在光催化劑產生的強氧化自由基及光解產生的臭氧作用下被氧化為CO2、H2O和其他無污染小分子物質,最終得到凈化;
(3)廢氣經XTPO光催化氧化系統處理后進入最后一道羥基氧化塔,作為XTPO光催化氧化系統的后續處理,此塔能夠延長廢氣的停留時間,有效去除光催化過程中產生的臭氧,通過與連續獲得金屬陽離子作用而發生氧化-還原反應,使污染物徹底分解、降解,并實現上一步中間氧化產物的再氧化,最后使廢氣得到徹底凈化。
(4)經前兩道工序處理后,廢氣得到高效處理,經風機牽引至排氣筒,最后達標排放。
(5)本工藝的噴淋用水,建議采用污水處理處置后達標排放的水作為水源。
4、主要技術特點
應用范圍廣;
操作穩定,總設備投資成本低;
機械化程度高,對污泥特性的適應性比較強;
自動化程度高,可遠程監控,節約人工成本。
5、技術優勢
1、 能耗低:汽水比約為1.1~1.2噸蒸汽/噸水;
2、 排放少:排濕風量占循環風量5%~10%;
3、 占地?。?~5m2/噸濕污泥;
4、 投資低: 10萬~15萬元/噸濕污泥;
5、 運行成本低: 50~200元/噸濕污泥(由熱源價格決定)。
6、設備組成
1、污泥螺桿泵,2、濕污泥料倉,3、污泥布料機,4、復合污泥干燥機,5、螺旋輸送機,6、斗提機,7、干污泥料倉,8、蒸汽換熱器,9循環風機,10、排濕風機,11、余熱換熱器,12、噴淋塔,13、光催化設備,14、羥基氧化塔,15、電控系統。
7、技術要求
8、工程案例
江蘇海倫石化有限公司項目
項目實施目的:污泥干化,資源化利用;
處理量:100噸/天;
污泥:PTA行業污泥;
熱源:蒸汽;
設備占地面積:500m2;
投運日期:2016年12月;
項目實施結論:將含水率從(≥85%)降至(≤10%)以下,減量超過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