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水污染治理行業作為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發展狀況直接關系到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和美麗中國的實現。2024年,該行業在政策驅動、技術創新以及市場需求的多重影響下經歷了深刻的變化和發展。然而,行業內部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如技術裝備水平參差不齊、資金投入不足等,尤其是在關鍵核心技術領域,例如高效能污水處理設備的研發和低成本廢水回收利用技術等方面,這些瓶頸制約了行業的進一步發展。為了更好地理解這一年的變化趨勢,并預測未來的發展方向,《2024年行業評述及2025年發展展望》由多位專家共同編寫而成,旨在為環保企事業單位、專家和管理者提供參考。
2024年行業評述
1. 主要政策動態
2024年是水污染治理政策密集發布的一年,多項重要文件出臺,推動了行業的規范化和標準化進程:
構建重點流域保護機制:年初,國務院發布了《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的意見》,強調加強長江、黃河等大江大河和重要湖泊的保護治理工作,推行績效分級制度,補齊城鎮污水收集處理設施短板,并建立水生態考核機制。
推進城域級廠網一體化:住建部等五部門聯合發布的通知要求持續優化“廠網一體”專業化運維模式,確保污水處理廠與管網聯動按效付費。此外,國家發改委等部門也提出了智慧城市轉型的要求,促進環境治理全域一體化。
重視管網補短板:住房城鄉建設部等五部門再次強調提升污水管網進水濃度的目標,并對管網建設更新提供了專項資金支持。同時,超長期特別國債、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等政策性資金也開始向管網建設項目傾斜。
工業廢水處理體系升級:國家發改委等部門聯合發布的實施意見明確要求加快構建高效的工業廢水處理體系,確保2025年工業廢水達標排放率達到100%,并強調污泥無害化處理和資源回收利用的重要性。
企業欠費參與化債進入黃金窗口期:全國人大審議并通過了增加地方政府債務限額以置換存量隱性債務的議案,這不僅有助于緩解地方財政壓力,也為水污染治理企業解決了應收賬款問題帶來了契機。
2. 行業發展概況
2024年,盡管面臨諸多挑戰,水污染治理行業依然取得了顯著成就:
流域治理與生態保護穩步前進:隨著政策的支持力度加大,流域治理和水生態保護行業在提升水質、生態修復等方面的需求不斷增加。典型案例如陽泉市的小流域綜合治理工程以及德陽市全面展開的水生態保護工作,都為行業發展提供了寶貴經驗。
污水處理市場短期增長但長期放緩:“十四五”規劃提出的污水規模增量目標已提前超額完成,預計至“十四五”末實際新建增量將超過5000萬噸/日。雖然短期內行業呈現出強勁的增長勢頭,但從長遠來看,隨著城鎮人口規模見頂,新建項目的增速將逐漸放緩。
應收賬款擴大威脅企業生存:水務環保行業屬于重投資產業,高墊資或融資現象普遍。近年來,由于政府債務增加等因素導致的地方政府支付能力下降,使得水污染治理企業的應收賬款逐年攀升,給企業經營帶來巨大壓力。
PPP新機制實施帶來銜接難題:根據新的PPP指導意見,老項目按照原有規定執行,而新項目則需遵循新規。這種過渡期內出現的新老項目銜接問題,對部分已完成招投標流程甚至已開工建設的項目造成了困擾,影響了社會資本的積極性。
工業廢水治理技術水平提升:各地政府積極推動工業廢水處理體系升級,推廣使用先進技術設備,特別是在煤化工、石化等行業中,污水回用和近零排放試點取得了一定進展,提升了廢水處理能力和資源利用率。
3. 關鍵核心技術進展
農村污水治理:通過專項資金爭取、科學規劃等措施,農村生活污水治理項目得到了有效推進。截至2024年上半年,全國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率達到了45%以上。廣元市等地采用的“沼氣池+舊糞坑”等治理模式,既改善了環境質量又促進了資源循環利用。
流域水治理:太湖流域管理局通過完善規劃體系、高質量建設數字孿生太湖等措施,提升了流域水旱災害防御能力和水資源優化配置能力?;诨鹕綆r填料強化潛流人工濕地處理技術等也被廣泛應用于再生水提標等領域。
市政污水處理:智能化技術的應用成為市政污水處理領域的亮點之一。唐家沱污水處理廠和上海竹園污水處理廠四期工程分別采用了智慧化解決方案和先進的電氣化控制設備,實現了節能增效。
工業廢水治理:針對復雜水質和高能耗問題,引入了特種高效生物降解技術和厭氧氨氧化技術,以及低耗電化學除鹽技術和超微細氣泡技術等創新方法,有效降低了處理成本和能耗。
2025年發展展望
1. 政策和市場前景
政策驅動規范化和標準化升級:隨著國家對環境保護和生態文明建設重視程度的不斷提高,水污染治理標準將更加嚴格,產業將持續受到政策的強力驅動。環保法規的日益嚴格也將推動行業規范化、標準化發展。
化債組合拳注入活力:一系列化債政策的推出不僅會減輕地方當期化債壓力,還將使地方政府具備更多條件來及時支付水污染治理項目款項,降低行業企業的應收賬款,恢復財務狀況,擴大市場份額。
管網補短板帶來新動能:各地將繼續加快實施污水管網改造,包括防倒灌改造、破損檢查井修復等措施,直接帶動管網新建、改建等市政建設領域的發展,為水污染治理企業提供廣闊市場空間。
高效益運營成競爭關鍵:存量運營時代將更加注重標準化與經驗性的結合,企業需通過總結沉淀運營經驗來優化成本和提高效率。這種高效益的運營能力將成為未來企業在市場中形成差異化競爭的關鍵。
2. 技術發展前景
水生態環境科技創新路徑:一是提升現有技術適用性并開展集成創新;二是研究破解水域生態系統完整性恢復和新污染物治理難題;三是面向雙碳目標,推動水處理技術向資源化、低碳化和智能化方向轉變。
工業廢水治理發展趨勢:工業廢水循環利用技術創新與推廣應用將是重點,部署關鍵技術突破,培育優秀的企業和服務平臺,建立全過程管控體系,完善激勵機制,鼓勵企業積極參與工業廢水循環利用。
總之,水污染治理行業在未來幾年內將繼續面臨機遇與挑戰并存的局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打贏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推進生態優先、集約節約、綠色低碳發展,將是行業發展的重要任務。通過加強技術創新、完善政策法規、加大資金投入等措施,可以預見,水污染治理行業將在實現美麗中國建設的過程中發揮更為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