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出臺新方案,加速工業廢水高效循環利用進程
近日,寧夏回族自治區在工業節水領域邁出了堅實且關鍵的一步,工業和信息化廳與水利廳聯合印發了《促進工業廢水循環利用和工業水效提升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這一方案的出臺,猶如一場及時雨,為寧夏工業的綠色可持續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標志著寧夏工業節水工作即將開啟從單一項目推進向系統性治理升級的新篇章。
聚焦目標,繪制工業節水新藍圖
《實施方案》明確設定了清晰且具有挑戰性的目標。到2025年底,寧夏要實現重點用水行業規模以上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的進一步提升。這一目標的設定,旨在提高工業用水的循環使用效率,減少水資源的浪費。同時,全區開發區工業再生水利用率要達到55%。再生水的有效利用,不僅能夠緩解水資源短缺的壓力,還能降低企業的用水成本。此外,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較2020年下降10%,這一指標體現了對工業用水效率的嚴格要求,促使企業不斷優化生產工藝,提高水資源利用的經濟效益。通過這些目標的設定,寧夏致力于健全工業領域節水制度體系、市場調節機制和技術支撐能力,初步形成重點行業廢水高效循環利用的新格局。
多管齊下,落實重點任務促發展
為實現上述目標,《實施方案》提出了構建節水型產業體系、實施水效領航計劃、健全標準引領體系、增強節水服務能力四方面重點任務。
在構建節水型產業體系方面,嚴格落實國家高耗水產業準入負面清單,以水定產優化產業布局。這意味著在產業發展過程中,要充分考慮水資源的承載能力,避免在缺水地區盲目發展高耗水產業,壓減缺水地區高耗水產業規模。同時,推行年用水量100萬立方米以上企業水預算管理和水務經理制度。通過水預算管理,企業能夠更加科學地規劃用水量,合理安排生產用水;水務經理制度的實施,則有助于加強企業內部的水資源管理,提高用水效率。此外,鼓勵企業優先使用再生水,推進雨水集蓄與分布式污水資源化設施建設,進一步拓寬水資源利用渠道。
實施水效領航計劃,聚焦鋼鐵、火電等重點行業,推廣高效冷卻、廢水循環利用等先進技術裝備。這些先進技術裝備的應用,能夠顯著降低工業生產過程中的用水量,提高廢水循環利用率。例如,高效冷卻技術可以減少冷卻過程中的水蒸發和損耗,廢水循環利用技術則可以將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水進行處理后再次用于生產,實現水資源的最大化利用。通過促進節水技術產業化應用,推動重點行業廢水高效循環利用新格局的形成。
健全標準引領體系,為工業節水提供明確的規范和指導。制定和完善工業用水相關標準,使企業在生產過程中有章可循,監管部門在執法過程中有據可依。增強節水服務能力,則能夠為企業提供專業的節水技術支持和服務,幫助企業解決節水過程中遇到的技術難題,提高企業的節水水平。
意義深遠,推動工業綠色高質量發展
《實施方案》的出臺,對于寧夏工業的綠色高質量發展具有深遠的意義。它不僅能夠提高水資源的利用效率,緩解水資源短缺的壓力,還能降低企業的用水成本,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同時,通過推動工業廢水的高效循環利用,減少工業廢水對環境的污染,改善生態環境質量。在系統性治理的推動下,寧夏工業將逐步實現綠色轉型,走上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寧夏出臺的《促進工業廢水循環利用和工業水效提升實施方案》,為寧夏工業節水工作指明了方向。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寧夏一定能夠實現工業廢水高效循環利用的目標,推動工業綠色高質量發展,為建設美麗寧夏做出積極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