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廠新規將至:城鎮污水排放標準升級引領行業變革
7月2日,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親自主持召開部常務會議,此次會議意義重大,審議并原則通過了包括《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修改單(以下簡稱“修改單”)在內的4項生態環境標準。這一消息如同一顆石子投入平靜的湖面,迅速在行業內激起千層浪,引發了廣泛關注與熱烈討論。
時間回溯到2022年1月,生態環境部就已展現出對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修訂的決心。當時,生態環境部發布了《關于征求〈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 18918 - 2002)修改單(征求意見稿)意見的函》,以開放包容的姿態,向行業內的專業人士、相關專家以及社會各界廣泛征集建議。這一舉措并非偶然,而是對原標準實施20年后所暴露問題的系統性回應。原標準在長期實踐中,逐漸顯現出“監測方式滯后、管控精度不足”等短板,而此次征求意見函的發布,無疑拉開了標準精準化升級的宏大序幕。
隨著修改單順利通過審議,這標志著征求意見稿發布后,歷經三年多的精心醞釀與不斷完善,這份關乎城鎮污水處理行業排放管控的“升級藍圖”已然進入落地實施的“最后沖刺”階段,距離正式發布僅一步之遙。這一過程凝聚了無數專家學者的智慧和心血,是行業發展的必然需求,也是生態環境治理邁向更高水平的堅實一步。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會議審議通過的并非只有《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修改單,還包括《食品加工制造業水污染物排放標準》《屠宰及肉類加工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準》《酒類制造業水污染物排放標準》等共4項排放標準。這一系列標準的制定與實施,猶如一套精準的“組合拳”,全方位、多層次地提升了我國水污染物排放管理水平。
制定并實施《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修改單等排放標準,是落實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工作方針的具體且有力的舉措。在當前生態環境治理的嚴峻形勢下,精準治污要求我們能夠準確識別污染源、精準把握污染規律,從而采取針對性的治理措施;科學治污則強調運用科學的方法和技術,提高治理效率和效果;依法治污則為整個治理過程提供了堅實的法律保障。這些標準的實施,將有力推動相關行業綠色發展,促進減污降碳協同增效,實現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良性互動。
會議著重強調,要切實抓好標準落地實施這一關鍵環節。標準的生命力在于執行,只有將標準真正落實到實際工作中,才能發揮其應有的作用。因此,要積極引導行業污染防治技術進步,鼓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采用先進的污染治理技術和設備;促進污染治理設施改造升級,提高設施的運行效率和穩定性,確保污染物達標排放。同時,要持續優化生態環境標準體系,做好重要標準實施情況跟蹤評估。通過定期評估,及時了解標準的實施效果和存在的問題,為標準的進一步修訂和完善提供依據,助力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那么,為何要對標準進行修訂,修訂背后又蘊含著怎樣的深意呢?我國現行的《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 18918 - 2002)自2002年發布以來,已經執行了20多年。在這20多年里,它作為我國城鎮污水處理行業污染管控的核心依據,在控制污染物排放、改善水環境質量方面發揮了關鍵作用。無數城鎮污水處理廠依據這一標準進行建設和運營,為我國水環境的改善立下了汗馬功勞。
然而,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和生態環境治理要求的不斷升級,原標準逐漸顯現出“水土不服”的短板。尤其是在“所有水污染物均需每2小時監測一次、取24小時混合樣算日均值”的規定上,已難以適應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的新需求。這一規定在過去的實踐中或許能夠滿足基本的監測和管理要求,但在當今科技飛速發展、生態環境問題日益復雜的背景下,其局限性愈發明顯。
在此背景下,一場圍繞標準的“精準化升級”悄然啟動。GB 18918 - 2002原標準中,“日均值 + 混合樣”監測要求,曾是行業統一的“硬尺子”,在行業內具有權威性和指導性。但在長期實踐中,逐漸暴露出三大矛盾。
其一,制約精準管控。不同污水處理工藝的排放波動規律差異顯著。以SBR工藝為例,該工藝可能連續2小時以上不排水,若將“零排放”時段計入日均值,反而會掩蓋真實排放風險。因為日均值看似達標,但實際上在非“零排放”時段,可能存在污染物濃度超標的情況,這些超標排放若未及時發現和處理,就可能對水環境造成嚴重污染。另外,部分時段濃度驟升,即便日均值達標,仍可能造成突發污染。比如,在某些特殊情況下,如暴雨沖刷、工業廢水偷排等,可能導致污水處理廠進水污染物濃度大幅升高,若不能及時調整處理工藝,就可能出現短時間內的污染物濃度驟升,從而引發突發污染事件。
其二,滯后于技術進步。早在2022年,征求意見稿發布后,作為標準修改單征求意見稿技術審查會專家組長的清華大學教授王凱軍就在相關解讀中提到,20多年來,污水監測技術突飛猛進?!段鬯O測技術規范》(HJ 91.1 - 2019)等新標準明確要求,色度、pH、糞大腸菌群數等項目需“一次采樣、盡快測定”,而原標準仍強制混合樣與日均值,與科學監測方法脫節。這種脫節不僅影響了監測數據的準確性和及時性,也阻礙了污水處理行業的技術創新和發展。
城鎮污水廠污染物排放新規的發布是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它將為城鎮污水處理行業帶來新的機遇和挑戰。污水廠及相關企業應密切關注新規動態,積極應對,加大技術研發投入,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平和治理能力,以適應新規的要求,共同推動我國生態環境治理邁向新的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