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在城市化和工業化快速發展的背景下,水資源的合理利用與保護成為社會關注的重要議題。棲霞區水務局積極響應國家“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的治水思路,通過調研摸底和評估論證,選定在江蘇生命科技園開展節水技改工作,這是棲霞區首個園區節水技改項目。該項目不僅提升了園區的水資源利用效率,也為全區乃至更廣泛地區的節水工作提供了寶貴的經驗。
一、背景與目標
棲霞區位于南京市東北部,是南京市重要的高新技術產業聚集區之一。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和人口的增長,水資源的壓力逐漸增大。為鞏固節水型社會建設成效,促進全區用水效率提升和節水減排,棲霞區水務局決定在區內選擇一個代表性園區進行節水技改示范。經過深入調研和評估論證,最終選定江蘇生命科技園作為試點單位。
江蘇生命科技園位于棲霞區仙林大學城緯地路9號,是一個集科研、孵化、產業化于一體的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和生殖健康產業基地。園區內有多個科研機構和企業入駐,日常用水量較大。因此,選擇在此實施節水技改項目具有重要意義,不僅能直接提高園區的用水效率,還能為其他園區提供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
二、節水技改的主要內容
1. 漏水檢測:科技助力精準定位
為了確保水資源的合理利用,園區對長達3900米的管道和37處市政總表進行了全面漏水檢測。采用先進的漏水探測技術,如聲波檢測儀、紅外線成像儀等設備,精確探明了漏水點位,為后續的維修和改造提供了科學依據。通過這次全面的漏水檢測,園區成功找到了多處隱蔽的漏水點,并及時進行了修復,減少了水資源的浪費。
2. 精細化計量管理:提升用水效率
園區內有多個景觀水池,這些水池不僅是美化環境的重要元素,也是雨水收集和再利用的關鍵設施。為了準確掌握雨水利用情況,園區在9個景觀水池均安裝了高精度的計量設施,實現了景觀水池用水的精細化管理。此外,園區還在辦公區域的水龍頭上加裝了50個節水器,通過優化用水模式,有效減少了水的消耗,進一步提升了用水效率。節水器的應用不僅降低了日常用水量,還提高了員工的節水意識。
3. 智能水表與遠程監控平臺:實現用水智能化管理
為了提高用水管理的智能化水平,園區安裝了智能水表,并構建了一個遠程傳輸平臺,實現了對13處用水單元的實時監控。這一措施不僅提高了計量的精確性,幫助園區及時發現用水異常情況,還減少了人為誤差,顯著提升了園區的管理效率,節約了人工成本。通過智能水表和遠程監控平臺,園區管理人員可以隨時查看各用水單元的數據,及時調整用水策略,確保水資源的有效利用。
4. 雨水收集與利用:綠色節水新舉措
園區綠化面積大、道路多,日常澆灌和沖洗用水量較大。為此,園區在此次節水技改中引入了雨水收集系統,利用管道將收集到的雨水輸送到景觀湖,再通過提升泵加壓,用于綠化和道路沖洗。這一系統覆蓋了約8000平方米的用水面積,有效節約了自來水資源,提升了非常規水利用率。雨水收集系統的應用不僅減少了對外部水源的依賴,還為園區營造了一個更加環保、可持續的用水環境。
三、節水技改項目的成效與經驗
1. 提升水資源利用效率
通過一系列節水技改措施的實施,江蘇生命科技園的水資源利用效率得到了顯著提升。漏水檢測發現了潛在的漏水點并及時修復,避免了水資源的浪費;精細化計量管理和節水器的應用,減少了不必要的用水量;智能水表和遠程監控平臺的使用,提高了管理效率;雨水收集系統的建設,則大大增加了非常規水資源的利用率。這些措施共同作用,使得園區整體用水效率大幅提高。
2. 推動綠色發展理念
此次節水技改項目不僅提升了園區的用水效率,還推動了綠色發展理念的落實。雨水收集系統的引入,體現了循環經濟的理念,減少了對外部水源的依賴;智能水表和遠程監控平臺的應用,展示了科技在水資源管理中的重要作用;節水器的安裝,則提高了員工的節水意識,形成了良好的節水文化氛圍。這些措施不僅有助于園區自身的可持續發展,也為其他園區提供了可借鑒的經驗。
3. 提供寶貴經驗
江蘇生命科技園的節水技改項目為棲霞區乃至更廣泛地區的節水工作提供了寶貴的實踐經驗。首先,通過漏水檢測,園區找到了隱藏的漏水點,證明了科技手段在水資源管理中的重要性;其次,精細化計量管理和節水器的應用,展示了如何通過技術和管理手段提升用水效率;再次,智能水表和遠程監控平臺的使用,展示了智能化管理的優勢;最后,雨水收集系統的建設,為非常規水資源的利用提供了新的思路。這些經驗不僅可以應用于類似的產業園區,還可以推廣到更多的公共建筑和居民社區,為全社會的節水工作貢獻力量。
四、未來展望
棲霞區水務局將繼續攜手江蘇生命科技園,共同探索節水新技術、新工藝,為建設節水型社會貢獻力量。下一步,雙方將重點推進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1. 擴大節水技改范圍
在總結江蘇生命科技園節水技改經驗的基礎上,棲霞區水務局計劃逐步擴大節水技改的范圍,涵蓋更多園區和企業。通過推廣成功的節水技術和管理經驗,帶動全區乃至全市的節水工作,形成規模效應,進一步提升水資源利用效率。
2. 加強技術創新與合作
棲霞區水務局將積極引進國內外先進的節水技術和理念,加強與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推動節水技術的創新和發展。例如,可以通過設立專項基金,支持節水技術研發項目;建立產學研合作平臺,促進科技成果的轉化應用;舉辦節水技術交流會,分享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技術進展。這些措施將為節水工作注入新的動力,推動行業的發展進步。
3. 強化公眾參與和社會宣傳
節水工作不僅僅是政府和企業的責任,也需要廣大公眾的積極參與。棲霞區水務局將加大節水宣傳力度,通過多種形式的宣傳活動,提高公眾的節水意識。例如,可以在社區、學校、企業等地開展節水知識講座,普及節水常識;舉辦節水主題日活動,鼓勵市民參與節水行動;利用社交媒體和網絡平臺,傳播節水信息,形成全社會共同節水的良好氛圍。公眾的廣泛參與將為節水工作的持續推進提供堅實的社會基礎。
4. 構建長效機制
為了確保節水工作的長期有效,棲霞區水務局將建立健全節水工作的長效機制。一方面,完善相關法規政策,明確節水工作的責任主體和具體措施;另一方面,建立節水評價體系,定期對各單位的節水情況進行評估考核,獎優罰劣,激勵各單位積極開展節水工作。通過制度保障和政策引導,推動節水工作常態化、規范化發展。
結語
江蘇生命科技園的節水技改項目是棲霞區落實“節水優先”治水思路的具體實踐,也是推動綠色發展、建設節水型社會的重要舉措。通過一系列節水技改措施的實施,園區不僅提升了水資源利用效率,還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為其他園區提供了可借鑒的范例。未來,棲霞區水務局將繼續攜手各方力量,不斷探索節水新技術、新工藝,為實現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和生態文明建設作出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