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新華視點”記者隨中央第五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在河南省采訪發現,一些地方鄉村污水處理站長期停運,導致農村污水處理受阻于“最后一公里”。
未經處理的污水溢流入河,河內垃圾漂浮,農民自家建了廁所卻不敢用……這樣的現象發生在一個“全國文明村”和一個“美麗鄉村示范村”,顯然透視出“面子”好看,“里子”尷尬?!靶氯A視點”報道的河南兩處污水處理站長期停運,不同程度存在設施年久失修、日常維護不到位等問題,雖然這只是少數現象,但暴露的問題卻不容忽視。
鄉村污水處理站的正常運轉,不僅事關氨氮減排指標任務的完成,也事關進一步改善農村人居環境,事關滿足人民群眾對良好生態環境的需求。近年來,各級政府在建設鄉村污水處理設施方面投入巨大,然而一些地方只管建好了事,對工程建成后的管護卻非常乏力,影響了民生工程的環境效益。正是由于農村污水處理設施重建設、輕管理,才導致部分污水處理站長期“睡大覺”“曬太陽”,造成了“最后一公里”的阻礙。鄉村污水處理設施建設本身是一項實實在在的惠民利民工程,但如果建好后讓其閑置“睡大覺”,不但會造成政府投資的極大浪費,也會拖農村污水治理工作的“后腿”。
因此,對于惠民利民的鄉鎮污水處理設施而言,建好更要管好用好?!叭纸?、七分管”,沒有良好的管護運行,建設得再好的工程也不能長期發揮作用。對眾多民生工程而言,建設只是第一步,持久發揮作用才是民生工程建設的根本目的。如何制定切合實際的監管機制,恐怕應成為政府部門思考的重要問題。政府部門需要在思想上更加重視、認識上進一步提高,制定可操作性強的整體監管機制,充分保障各項民生工程不僅要建設好,而且更要管理好運轉好。
筆者認為,對于建好的鄉鎮污水處理設施,必須進一步加強運行及維護管理。
首先,要建立鄉村污水處理設施運行維護的保障機制?!笆芙洕鷹l件制約,沒有費用”,是大多鄉村污水處理站難以正常運行的關鍵原因。對此,要通過依法征收污水處理費和適當的財政補貼,制定污水處理設施運行管理各項政策并確保嚴格落實。如稅務部門要按國家有關規定對污水處理項目減免所得稅,電力部門要對污水處理項目用電實行優惠電價等,從而保障鄉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的正常穩定運行。
其次,積極推行政府購買環境服務,以取得可量化的水環境治理效果為基礎,大力推行綜合環境服務和合同環境服務。以縣(區)為單元,將鎮級污水處理設施打捆,委托第三方專業化運行單位進行運行維護管理。同時,建議進一步加強鄉鎮生活污水處理設施信息化、智能化建設,提高鄉鎮生活污水處理設施監督管理水平。
此外,建立檢查和考核制度,對鎮級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和后續管護情況進行定期或不定期檢查,清理和糾正發現的問題,并將新項目建設和投入使用項目的后續管護納入上級對下級的業績考核,在制度上予以保障。
總之,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的建設、運營、維護和監管,涉及農業農村、生態環境、住建等多個部門,必須統籌謀劃、協調調度、綜合推進,調動各級各相關部門的主動性,形成協同推進的工作機制。推進農村污水治理,必須建管并重。讓污水處理設施有效運轉起來,從而確保美麗鄉村民生工程長治久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