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2021年5月18日,由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聯合發起,甲烷控排聯盟正式成立,提出了“力爭實現2025年天然氣生產過程甲烷平均排放強度降到0.25%以下,接近世界先進水平,并努力于2035年達到世界一流水平”的目標。
近期,中國油氣企業甲烷控排聯盟(下稱“甲烷控排聯盟”)再添一員——港華智慧能源有限公司。在2021年10月,港華能源的母公司香港中華煤氣有限公司也與上海燃氣、深圳燃氣、成都燃氣等,共十家城市燃氣企業簽署了《中國城市燃氣企業甲烷控排倡議書》。
“三桶油”聯手,甲烷控排聯盟來頭不小
公開資料顯示,甲烷控排聯盟成立于2021年5月18日,由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聯合發起,成員另有國家管網、北京燃氣、華潤燃氣、與新奧能源,致力于打造高質量、開放性的技術經驗分享與合作平臺,提升油氣企業甲烷排放管控水平,積極參與全球氣候治理。
在甲烷控排聯盟成立大會上,各成員單位就將甲烷納入碳減排發展規劃達成共識,提出了“力爭實現2025年天然氣生產過程甲烷平均排放強度降到0.25%以下,接近世界先進水平,并努力于2035年達到世界一流水平”的目標。
談及甲烷減排,中石油表示其一直在全力推動甲烷控減,并于2020年制定實施《甲烷排放管控行動方案》,同年實現甲烷排放強度較前一年下降6%。而作為甲烷控排聯盟的第一屆理事長單位,中石油承諾接受社會和公眾監督,將繼續積極推進甲烷控排行動。
2022年初,在甲烷控排聯盟年度技術交流會上,中國燃氣正式加入。
為什么偏偏是甲烷?國家層面早有信號
自我國提出“雙碳”目標以來,國內控制溫室氣體的行動一再加速。去年11月,生態環境部例行新聞發布會透露,“十四五”期間,中國將采取進一步的措施,結合相關規劃和政策的制定、落實,推動開展中國控制甲烷排放行動,主要有開展甲烷控排研究、推動出臺甲烷控排行動方案等。
在此之前,生態環境部公開的《中美關于在21世紀20年代強化氣候行動的格拉斯哥聯合宣言》提到,中美兩國特別認識到甲烷排放對于升溫的顯著影響,認為加大行動控制和減少甲烷排放是21世紀20年代的必要事項。
甲烷,一種重要的燃料,也是天然氣的主要成分,對全球變暖的貢獻僅次于二氧化碳。據有關專家介紹,甲烷的短期溫升效應可達二氧化碳的80多倍,人為甲烷的增加更加劇了這一情況。但同時,甲烷較二氧化碳壽命更短,也更加活躍,如能從源頭實現減量,則能相對迅速地看到成效。
而在甲烷眾多來源中,油氣占到很大比重。國際能源署報告顯示,2020年全球石油和天然氣業務排放的甲烷略多于7000萬噸(約合21億噸二氧化碳當量)。在我國,能源行業排放的甲烷大約占甲烷總量的50%左右。
對此,甲烷控排聯盟在倡議宣言中明確,將加強甲烷排放監測、報告與核查(mrv)技術體系建設,推動甲烷監測計量系統化、常態化、規范化和國際化。同時,積極發展新能源,減少油氣生產過程對化石燃料的依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