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生活污水都是倒進河里,現在經過處理廢水可以直接作為肥料,送到田里澆蔬菜用。”最近,來自江蘇啟東市王鮑鎮的張大娘樂開了花。今年暑假,揚州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碧水潤鄉”團隊的老師、同學們來到王鮑鎮,指導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的安裝。
過去3個月里,“碧水潤鄉”團隊開發的“全生態分散農村生活污水處理工藝”已經惠及全啟東市3000余戶村民,村民的生活污水經過多次處理,最后變成了灌溉用水。
團隊指導老師季俊杰告訴記者,團隊對現有處理技術進行優勢整合,經過百余次實驗,開發了以“厭氧處理+多介質生態濾池”為基礎的全生態零碳分散農村生活污水生態處理技術。
“工藝采用三倉式厭氧反應技術和多介質生態濾池技術,污水在倉內停留時間高達14天,能更充分地處理污水。同時針對生活污水中洗滌、廚房、衛生間排水等3個不同的來源,設計了3個連通的反應倉,反應倉處理后,進一步流入生態濾池,最后由濾池向周邊滲透凈化。”揚州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于林堂老師向記者仔細介紹了工藝優勢。
據了解,目前“碧水潤鄉”團隊仍在持續優化工藝,以期進一步提高農村生活廢水的處理效果?!稗r村污水治理任重而道遠,但終歸有人要去做這件事情,這是我們‘環境人’的使命?!趟疂權l’團隊將盡己所能為農村污水處理、農村人居環境改善做出應有的貢獻?!睋P州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黨委書記陳克勤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