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首都國企開放日”,北京規模最大的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北京環衛集團安定循環經濟園區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今日(8月25日)首次面向公眾開放。
安定循環經濟園區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每天能夠焚燒處理生活垃圾5,100噸,顯著提升了北京市南部地區的垃圾綜合處理能力。此外,園區規劃中的足球場、市民文體活動中心等公共設施也將免費向周邊居民開放,為當地社區帶來更多便利。
安定循環經濟園區位于大興區安定鎮,占地面積33.75萬平方米,總建筑面積約為14.67萬平方米。園區內部整潔有序,主體建筑以橙灰色為主色調,沒有異味。
在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主控樓的三層設有一個科技感十足的沉浸式參觀體驗平臺。透過玻璃幕墻可以清晰地看到巨大的生活垃圾焚燒處理設施。園區總經理張垚解釋說:“地面的設計模仿了焚燒爐的爐膛結構,而外面的巨大白色設備則是余熱鍋爐,每臺的日處理量為850噸,相當于80輛垃圾運輸車的裝載量。園區共有6臺這樣的余熱鍋爐?!?/span>
生活垃圾在到達廠區后,先經過卸料、發酵(通常需要7天),然后投入焚燒爐進行充分燃燒。園區采用現代化科技手段進行管理與監控,確??諝?、污水、粉塵等主要指標符合標準。即使是垃圾儲倉內的廢氣也會被收集并送入焚燒爐處理,避免對周邊環境造成影響。
安定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的投產不僅解決了東西城南部區域、大興區、大興國際機場和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的生活垃圾處理問題,還在滿負荷運行下每年可向電網輸送綠色電力6.59億千瓦時,足以滿足大約30萬戶普通家庭一年的用電需求。
園區內還配備了處理能力分別為每日2,000噸的滲瀝液處理站、每日1,200噸的爐渣綜合利用廠以及殘渣飛灰填埋場等設施。
此外,安定循環經濟園區還建有一座處理能力達每日80噸的醫療廢物處理廠。該廠采用了國內首創的“智慧工廠”模式,實現了從卸料到處理全過程的自動化、無人化、智能化操作。醫療廢物處理過程中產生的廢氣和廢水也都得到了妥善處理,以確保不對環境造成污染。
園區還計劃建立科教展覽館,以科普和教育為目的,向公眾開放。未來,園區還將設立科研、教育和實習基地,并計劃開放足球場、市民文體活動中心和綠地,為周邊居民提供更多的便利和服務。
深度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