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日,北京市生態環境局、天津市生態環境局、河北省生態環境廳聯合簽署了《“十四五”時期京津冀生態環境聯建聯防聯治合作框架協議》、審議通過了《京津冀生態環境聯建聯防聯治2022年工作要點》,進一步拓寬協同領域、延伸協同深度,齊心協力推動區域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2015年,京津冀三地(原)環保廳局正式簽署了《京津冀區域環境保護率先突破合作框架協議》,以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為重點,以統一立法、統一規劃、統一標準、統一監測、協同治污等為突破口,聯防聯控,共同改善區域生態環境質量。京津冀三地生態環境部門齊心協力、攜手治污,圍繞大氣污染聯防聯控、水環境聯保聯治、危險廢物跨區域協同處置、生態環境聯動執法等重點領域,聚焦北京城市副中心、河北雄安新區等重點區域,推動區域生態環境保護協同發展不斷走向深入,統一立法、統一規劃、統一標準等實現突破,區域生態環境質量實現了大幅改善,區域共享生態環境質量改善成果。
2021年,京津冀地區細顆粒物(pm2.5)平均濃度降至38微克/立方米,其中北京市pm2.5年均濃度降至33微克/立方米,空氣質量首次全面達標,大氣污染治理取得里程碑式突破;京津冀192個國家地表水考核斷面水質達到或好于ш類的斷面比例為70.4%、同比提高8個百分點,其中北京市達到或好于ш類國考斷面比例提高到75.7%,五大主干河流二十六年來重現“流動的河”并貫通入海。特別是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賽事期間,生態環境部組織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等8?。▍^、市)進一步深化大氣聯防聯控,京津冀及周邊地區pm2.5平均濃度為52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0%,重污染天數同比減少90%以上。“冬奧藍”“北京藍”得到國際國內社會一致好評。
今年初,三地生態環境部門聯合制定了《關于加強京津冀生態環境聯建聯防聯治工作的通知》,成立京津冀生態環境聯建聯防聯治工作協調小組,推動區域層面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要目標、重大任務落地,協商解決跨?。ㄊ校┲卮笊鷳B環境問題。
“十四五”時期,是我國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后開啟現代化建設新征程的第一個五年,是生態環境質量從量變到質變的關鍵時期,區域協同工作機遇與挑戰并存?!?/span>“十四五”框架協議》圍繞大氣污染聯防聯控、水環境聯保聯治、危險廢物處置區域合作、綠色低碳協同發展、生態環境執法和應急聯動、完善組織協調機制等6大方面,進一步深化三地協同內容,更加突出京津冀地方層面協同的落地實施。
其中,結合“十四五”時期生態環境保護新形勢新要求,增加了綠色低碳協同發展等相關內容,三地將以減污降碳協同增效為總抓手,聚焦重點領域、重點區域,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推進綠色低碳創新,積極開展氣候投融資試點,協同推進生物多樣性保護等。
在原框架協議執行情況經驗基礎上,三地還將持續開展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協同實施機動車和非道路移動機械排放污染防治條例,加強機動車超標排放的協同監管;加強飲用水水源地和重點水域水質保護,推進流域治理,完善重點流域上下游橫向生態保護補償機制等。